首頁 非標準答案: 四鄰不安

聽濤台 1

我嶽母退休前是一名國營林場的職工,嶽父去世後常來東都小住。清明節前,擷梅嘴饞要吃螺螄,嶽母想了想製作這款美食的全過程,拒絕了,理由是——“沒有修枝剪”。我想起自己小時候父母治理螺螄的工具為老虎鉗,從工具箱裏翻出來獻給嶽母。她拿在手裏端詳半天後還是放下了。

嶽母是個連在老家小院旁種菜都追求菜行橫平豎直的講究人,由於未能利“其器”,不肯啟動“其事”。我想象中的修枝剪應當是剪刀手愛德華那樣的,有瑞士軍刀的風格,能剪出凡爾賽宮、埃菲爾鐵塔公園裏那種可笑幾何形狀的灌木景觀。西方人對植物形狀的審美真是與我們迥異其趣。

我們的口腹之欲被一把修枝剪阻擋在節令之外,很快就到了清明,吃螺螄季的終點。

不久,我在小區園丁修剪灌木女貞、海桐時發現他們手上所持的工具,嗨,這不就是修枝剪嗎?園丁大力開合著手上的剪刀,將新萌的綠意毫不留情地清除,隻為了將綠籬固定在一個理想的高度。

它們不過是放大版的剪刀,這樣的體積,能是剪螺螄殼的趁手利器嗎?擷梅讀書時兩耳不聞窗外事,從住讀的縣中回家後吮吸螺螄肉,沒有仔細觀察過母親清理、烹飪的過程,但對修枝剪的知識還是具備的。她長歎一聲:“你真是呆啊,你以為修枝剪隻有這一款啊。”其實她也不一定能道全款式,但她有度娘呀,“看看,有很多種呢,我媽用的肯定是這種圓頭的,動力臂很長,剪螺螄殼省勁兒。”

我們都沒想到,三個月以後,引發我倆林業工具探索熱情的修枝剪成為聽濤台小區人人皆知的東西,它不但能剪樹枝、剪螺螄殼,還能斷金、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