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阿英家和王秀巧家為賠償款而產生的敵對狀態保持了四個月。大雪節氣那天,回家休養、已經能在**坐起身來的餘阿英和王秀巧抱頭痛哭,堅拒後者送來的錢。
盧雪梅死了。她漂浮在茶場附近、茗香路經過的水庫裏,擷梅小時候就是跟著黃玉坤在那時還沒有成為水源保護區的水庫裏學會了遊泳,盧雪梅不會遊泳。
得知消息的擷梅驚慌失措,對嶽母的電話報告連連反駁,說著還打開電腦,“媽你胡說,盧雪梅的QQ還是亮著的,我來和她說話。”無論她發過去什麽消息,都沒有回音。嶽母在那邊歎道:“唉,人都抬回來了。”後來才知道,那是警察登錄了盧雪梅的QQ查看有無異常。
嶽母叫擷梅調課,這個周末回艾齊一趟,到底是近鄰、老友家的喪事,擷梅也掛懷她的發小黃玉坤。他是那樣在意他的妻子,當然,從世俗的觀點來看,他如果不在意她,失去她,他大概就要以光棍的狀態孤獨終老。艾齊茶場的人們考慮事情總是從最實在也最功利的角度出發。
我的公司才忙完一個展覽項目。天氣漸冷,會展業進入淡季,今年剩下的事就是收款了。我決定給擷梅當司機陪她回去,畢竟對她來說,開三四百公裏不是輕鬆事兒。我並不是真想向盧雪梅致哀。我記得,像她說到杭州的“燈紅酒綠”一樣,她曾經“羞愧”地告訴擷梅,自從她去日本遊玩過一次後,她真希望能投胎於彼國。而我曾在南京浡泥國國王墓前看到他國君主“希望體魄托葬中華”的願望,心中湧滿自豪感;聽說她忘卻國仇、心懷如此卑微的願望,實在是怒其不爭,對她更沒有好感。
盧雪梅的死給黃玉坤帶來了巨大的創傷,但似乎他的經濟困境也迎刃而解了。盧雪梅經濟雖不寬裕,但是也懂得配置自己有限的財產。她鄙視儲蓄的愛好,喜歡買保險。她在五年前給自己購買了保險,黃玉坤總聽她抱怨這保險騙人,要不是退保要扣錢,她也要去退掉。現在她不幸意外亡故,數十萬的賠償金救了他的急。盧雪梅父親已過世,保險的法定受益人是她母親、小宇和黃玉坤。保險公司為了樹立品牌,自盧雪梅出事後就頻繁出入茶場,擺出積極理賠的姿態,弄得人人都知道黃家要有一筆大的進賬了。這給愛麵子的秀巧阿姨帶來了壓力,她火速取了自己的存款送到餘阿英家,以示兒子的車禍賠償並不需要兒媳的“送命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