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禹王碑記

29

今天方恒給大家講課,講了一天的星象。著重講了二十八星宿和印度的吠陀占星術,也就是常說的二十七星宿。

“二十八星宿和二十七星宿不是一個體係,算法也不同,今天的人總喜歡把二者混為一談,實為荒誕。如今流行的二十七星宿占卜,其實來源於《文殊菩薩宿曜經》:天地初建。寒暑之精化為日月。烏兔抗衡生成萬物。分宿設宮管標群品。日理陽位。從星宿順行。取張翼軫角亢氐房心尾箕鬥牛女等一十三宿。迄至於虛宿之半。恰當子地之中。分為六宮也。但日月天子。俱以五星為臣佐而日光炎猛。物類相感。以陽獸師子為宮神也。月光清涼。物類相感。以陰蟲巨蟹為宮神也。”

除了嚴尉以外,其餘幾個人嘴裏叼著筆,差點睡著了。方恒看了他們幾個一眼,搖搖頭接著說:“這些東西流傳幾千年,不是讓你們幾天掌握。《宿曜經》在今天,都被人用來占算前世了。”

“方師傅,真有前世?”穀滿問道。

“我們經常講宿命,所謂宿就是宿世。”

“怎麽證明前世是真的呢?我不是反駁前世的存在,可是那更像是信息。就像今天的電腦,當你更換了一台電腦,把之前電腦所有信息又載入了新電腦中。很多東西我是用舊電腦下載的,新電腦隻承擔了儲存的作用,不是用它的硬件操作下載的。腦中有前世記憶的軀體,並不是做了記憶中那些事的軀體,前世的‘我’和今世的‘我’是兩碼事啊。”穀滿提出了自己對前世的理解。

“我覺得你提的問題非常好,現在這個年代你們讀了這麽多書,的確不能用幾千年的老眼光來看待前世。我雖然久居深山,也聽說過人類想要把芯片植入大腦,實現真正的永生。肉體可以更換,但是信息會延續,不會因為一個人的死亡就把他所有的經驗和智慧都抹殺掉。這不是就是轉世嗎?再回到你剛才提出的問題,是誰不重要,信息才是最重要的。從信息中你能獲得什麽,才是你今世應該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