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蒙兀帝國

四十三章 勝戰 下

蒙古馬究竟是不是好馬種,後世大方之家各說紛紜。但是在中世紀,這種產於東部草原、其貌不揚的亞洲馬卻一度統治了整個舊大陸的戰場。它們的主人蒙古人騎著這些矮小的戰馬,以颶風般的狂悍姿態鞭撻了整個文明世界。

平心而論,若是作為賽馬用品種,低矮的蒙古馬絕對不合適,但它卻是裝備輕騎兵的優秀選擇!溫順、耐力好、能粗養、可長途跋涉,這一條條的優點讓它戰勝了競爭對手,最終成為主導草原的王者。

塔布率領的三百騎兵離開本陣後,打馬衝向念唐寨步卒的營盤。曆經百戰的塔布不是戰場新手,在接受烏戈的命令後,他將各家派來的士兵分為兩部分,青壯悍卒單列一隊,老弱黃頭歸於一隊,本部所屬戰士另外歸於一隊。他公開向士兵們聲明,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勇敢之士能夠最先衝入敵陣,痛快地飲血殺敵,奪取累累功勳。實際上,塔布的真實打算是要用不好管教的各家勇士為選鋒銳士,破陣殺敵;倘若進攻受挫,他的手中還有一隊精銳的本部軍馬,能夠在關鍵時候壓上去,造成意想不到的效果。

按照這個策略,三百匹蒙古戰馬在平坦的草地上開始加速,向著步兵軍陣的正麵飛快衝去。漠北騎兵衝殺的戰術很簡約,局限於低下的組織能力,這些野蠻落後的部落戰士更適應散兵陣線,往往三五一群,忽聚忽散,遠不如漠南鐵騎和中原重騎注重隊列的整齊。

兩千多米的間隔對衝鋒的騎兵來說並不遠,從戰馬起步開始,騎手們便會有意識的控製馬速,調整其奔跑快慢,讓馬兒慢慢加速,身體進入最理想的狀態。當馬速開始進入最佳狀態後,七八百米已經過去了,剩餘的一千多米對狂奔的戰馬來說僅是一兩分鍾的事情。

阿魯剌惕騎兵的前鋒距離念唐寨軍陣越來越近了,此時的馬速已經接近十米每秒,飛馳的馬背上,高速帶給了騎手們心悸的躁動和瘋狂,他們舉起手中的馬刀或騎矛,做出凶神惡煞的醜陋樣子,口中還發出瘮人的嚎叫,恐嚇前方嚴陣以待的敵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