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凋落的曇花:新莽王朝興亡往事

(六)焉耆之變

雖然王莽華麗地忽視了四夷叛亂,但他忽視了,不等於不存在。她現在就象是一隻把頭埋進沙堆裏的駝鳥,露出碩大而肉感的屁股,隨便讓人當球踢。這麽講雖然有些刻薄,但事實卻就是這樣。

在四夷叛亂中,對大新帝國威脅最大的無疑是匈奴。論塊頭,論實力,也隻有匈奴人敢和王莽血淋淋的拚刺刀。不過匈奴人還有些戰略眼光的,他們並沒有直接南下和新軍大打出手,而是搞起了“代理戰爭”,尋找戰爭代理人,將新朝的戰略方向引到他們希望看到的角度。

這次,匈奴人選擇了西域。西域距離新朝統治核心比較遠,而離匈奴則比較近,所以匈奴來往西域很的方便。在匈奴人的暗中挑動下,大新朝在西域的形勢急轉直下。

天鳳三年(西元16年),王莽令五威將軍王駿、西域都護李崇、戊已校尉郭欽三人為特使出使西域。他的本意是想安撫西域諸國,讓他們和匈奴劃清界線。

王莽的這個戰略考慮從理論上來講是正確的,但沒想到事情卻偏偏在王駿那裏出了大問題。王駿當年在匈奴,靠著運氣把攣鞮知給騙了。王駿嚐到了甜頭,這次他還想如法炮製。

王駿認為西域都是小國,隻要他以威立信,殺幾個倒黴蛋子,就能鎮住這些小國。王駿等人來到西域,各國國王熱情招待,派人到邊境迎接,好吃好喝好招待。

王駿帶兵到了焉耆國,國王聽說大新特使光臨,很客氣地派人出迎,隨後在王宮大擺酒宴,款待大新特使。誰曾想王駿為了撈功,竟然在半路上突然拿下了來迎接他們的國王。

國王是個聰明人,好漢不吃眼前虧,為了活命,他先是詐降,騙得了王駿的信任。王駿暫時沒殺他,而是將他關押了起來。國王一邊在心裏痛罵王駿無恥,一邊派心腹人悄悄溜出新營,逃回國內,通知焉耆部隊準備和新軍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