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聽後哈哈大笑:“說得好,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你既然深明大義,那麽我問你,讓齊王回到藩國去這件事你怎麽看呢?”
要我說?舒晏暗想,論理,讓皇弟齊王司馬攸接替皇帝位是最合適不過的了,這個傻太子以後做皇上肯定是不合格的,但時事基本已成定局。因為太子一黨的勢力在朝中占絕對優勢,如果再要另立儲君,那麽各派勢力又要爭個你死我活,掀起一番風雨。這是盤踞在朝廷權力核心的士族之間在爭奪未來的皇權,這關乎他們自身的榮華富貴,甚至身家性命。而我呢,一個寒門出身的小郎官,無論誰當皇上,或者是誰來輔政,我依然是在權利外圍打轉轉,何苦卷入這場爭鬥?
這絕對是理智的分析,但他的一片赤誠之心最終還是戰勝了他的理智的分析:“關於齊王歸藩一事,臣位卑言輕,本不該亂說,但此事關乎大晉千秋萬代,微臣無知鬥膽:齊王乃是陛下至親的同胞兄弟,又文韜武略,還有多年的輔政經驗,所以此事……還請陛下再斟酌斟酌。”
看似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在場的人都已明白了他的立場。司馬炎聽了此話臉上顯出陰沉之色。
“無知小子!既知道自己位卑言輕,還在這裏胡言,惹陛下生氣!”荀勖、楊駿、施惠等人紛紛嗬斥道。
舒晏知道自己的話猶如一杯水,潑在了一車燃著的柴草上,絲毫不起作用。這也是意料之中,於是他衝著那些怒目而視的人冷冷一笑:“各位公卿,孔子雲: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諸位既身為晉臣,無論未來怎樣,還是應該齊心協力,為大局著想,不要結黨營私的好。”
衛瓘聽罷暗道:我們幾位老臣,竟不如一個小小的後生郎官說出來的話深明大義。在這些人中,自己雖然地位最高,但是在場的荀勖、石崇等人都是太子.黨的人,就連王戎也跟太子妃有親,自己孤身一人,哪裏鬥得過他們?唉,也罷。想到這裏,他手持笏板,躬身奏道:“至於諸王歸藩的問題,乃皇上家事,外臣也不便多說。但有一件大事,事關百姓生死,不得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