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員端了一盤白粥上來,爺爺勺了一碗給黎媽,又給媽媽和我各勺了碗,最後給自己勺了一碗。
“醫院裏婦產科應該還是會有的,畢竟每個人都要生小孩的。”
黎媽留心聽著旁邊那桌人說話,突然想到什麽說道。
“是啊!”阿公說:“我最近也聽收音機,留意到國家組織的四醫問題全民大討論。”
“哦,那收音機廣播怎麽說?”黎媽饒有興趣的問。
“嗬嗬,聽到廣播說,各地尤其是醫學界有很多種聲音,有好多種主張,意見很不統一呢。”爺爺喝了口粥,好興奮的說。
“有撤銷派的,基本觀點就是除了保留必要的意外傷害及婦產科,其他的醫院醫療機構予以撤銷,醫生予以轉業,除了保留應急性藥品、醫療器械,其他藥品、醫療器械予以銷毀。”
“這個好理解。沒病沒痛的,還要醫生醫院幹什麽?要藥品醫療器械幹什麽?”黎媽說。
“治未病派認為,人們不能對本次疾病突然全愈太過樂觀,需要有治未病的長遠打算。
一方麵,目前新出現的人身傷害病及生產仍需積極治療。
另一方麵,已經恢複健康的人們及未曾得過疾病的人們,要積極防止其未來得病。”阿公繼續說。
“這一派觀點好啊!懂得未雨綢繆,為人們將來健康著想。”黎媽點讚道。
“更好派認為,目前疾病雖已消失,但僅是治療新出現的病例及治未病還不夠,人類健康不能僅局限於防治疾病,而應有更高的追求,要向更加健美和更加優秀的目標邁進。”
爺爺繼續興奮介紹各派觀點。
“這派觀點更好呀!不是老是宣傳說,未來的社會,人人充分自由全麵發展嗎?”黎媽說。
“好像這三派觀點,一派比一派好呀,又好像沒有衝突的,不如都推行吧。”黎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