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會後的半個小時,小雅拿著一份鑒定報告進來會議室找林老師,“林科長,死者江文房間中的**鑒定出來了,高濃度的氰化鉀水溶液。根據氰化鉀的濃度推算,這杯水裏麵溶解了七點多到十一點多克的氰化鉀。”
小雅之所以說是七點多到十一點多的氰化鉀,是因為沒有辦法準確的測量出江文沒喝這杯水之前容積。
**的容積乘上濃度可以得出物質的量,再根據計算化學計量中的摩爾分子量和物質的量關係,可以進一步得出氰化鉀的質量。
如果水的容積少,則溶解的氰化鉀就少一點,如果是滿杯的水,可以溶解掉十一點多的氰化鉀。
“十一點幾克的話,那就是他從實驗室裏麵偷出來的氰化鉀全部用於自殺了,這可以進一步排除江文殺妻的可能。”林老師合上江文的日記本,遞了給我,“江文有一直寫日記的習慣,雖然每天寫下的內容不多,但基本都是一些比較精辟的生活總結。”
我打開他的日記本,第一頁寫著“人生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點點滴滴的小事,看似支離破碎,卻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緊接著就是他那飄逸的簽名。
這本日記是從2004年開始記起的,從日記中大概可以看出江文的生活狀態,日記開始的前幾年,記錄的大多是和他妻子兒子有關的事。
字裏行間,透露著他們之間的幸福生活以及江文積極向上、不甘落後的生活態度。
從2010年開始,江文的態度有所改變,開始有對生活的抱怨,但仍然可以找到家庭和諧的痕跡。
直至2015年6月24日,也就是江文他們一家拿到血常規的檢查單那時,江文在日記上寫下,“如果可以,我願我的知識層麵沒有涉足這個領域,那些說好的不計前嫌,隻不過是自欺欺人的瀟灑。”
其實這樣的一句話,對其他來人說是很普通的,隻不過是簡單的抱怨心情。但是在我看來,這句話表明了江文內心無盡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