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解剖刀

第31章 會說話的屍體

切開後我發現,蔡婷的支氣管內充滿了和口鼻腔相同的白色血性泡沫,這個就是昨晚在現場看到的覃形泡沫。

以前我也見過溺水屍檢的案例,隻不過江河意外溺亡的例子多見一些,而江河溺死的屍體,通常除了覃形泡沫,還會在支氣管內發現一些泥沙或者是水草等異物。

我用滴管提取了一些氣管內的**,交給了小雅,讓她送去檢驗科和昨晚從謝丁家中取回來的水對比一下。

雖然裏麵的成分不盡相同,但是根據水裏麵含有的物質,要分析出是不是同一種**而導致的溺亡,這不太難。

這個看似多此一舉的檢查可以幫助我們確定蔡婷是不是真的在家裏溺亡的,或者再準確一點,是不是浴缸裏麵的水將她淹死的。

放下解剖刀,我扯了一下有點不合手的手套,這手套有點小,是小雅專用的。

也顧不上那麽多,我翻了翻死者的肺,“死者雙肺表麵濕潤,光澤感強,顏色灰白,其中夾雜淡紅色血斑。”

林老師在一旁點點頭,也不作評價,和我研究生導師不一樣的是,他不會在我解剖的時候評論太多。

淡紅色的血斑是肺泡壁出血破裂溶血而形成的,在法醫學上稱之為溺死斑,在診斷溺水身亡的依據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溺水身亡的判斷依據有很多,在肉眼上,屍體表麵可以看到鼻孔有覃形泡沫,屍體的器官和組織都有相應的縮小;在解剖學上,屍體肺內有溺水斑,切開時,肺實質有大量**流出等。

而水性肺氣腫是死者生前的一種生活反應,也是溺死最有象征性的一種反應,這個可以直接區分溺亡與死後拋屍。

我將屍體的肺部改變都給林老師說了個遍,但林老師還是抓住了我的不足,就是沒有將程序性工作給做驗證。

“屍檢溺水的死者並不能單純的從屍表,呼吸道的改變來判斷,胃腸內容物的檢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屍檢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