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座上盤著一條紅色的玉龍,用狼眼一照,龍體中頓時流光異彩,有滾滾紅光湧動——裏麵竟然全是水銀——不過這條空心水銀龍倒不算奇怪,真正吸引我們注目的是這條龍的前半截。
盤踞在王座上的隻是包括龍尾在內的一小部分龍身,一頭紮進壁中,龍尾與雙爪搭在寶座的靠背之上,顯得有幾分庸懶。龍體前邊的大半段都凹凸起伏的鑲嵌在王座後壁上,與殿壁上的彩繪融為一體,使整副壁繪表現出強烈的層次感,卻沒有任何令人覺得突兀的不協調。其構思之奇,工藝之精,都已至化境。世人常說:“神龍見首不見尾。”,而王座與牆壁上的這條龍卻是見尾不見首,好似這條中空的水銀玉龍正在變活,飛入壁畫之中。
與龍身結合在一起的大型壁畫則展現的是獻王成仙登天的景象,畫中仙雲似海,香煙繚繞,綿延的山峰與宮殿在雲中顯得若隱若現,雲霧山光都充滿了靈動之氣。最突出的紅色玉龍,向著雲海中昂首而上,天空裂開一條紅色縫隙,龍頭的一半已穿入其中,龍身與“淩雲天宮”的殿中寶座相連,一位王儲正在眾臣子的簇擁下,踏著龍身,緩步登上天空。
這位王者大概就是獻王了,隻見他身形遠比一般人要高大得多,身穿圓領寬大蟒袍,腰係玉帶,頭頂金冠。冠上嵌著一顆珠子,好似人眼,分明就是雮塵珠的樣子。
王者留著三縷長髯,看不出具體有多大歲數,麵相也不十分凶惡,與我們事前想象的不太一樣。我總覺得暴君應是滿臉橫肉,虯髯戟張的樣子,而這獻王的繪像神態莊嚴安詳,我猜想大概是人為的進行美化了。
畫麵的最高處,有一位騎乘仙鶴的老人,須眉皆白,麵帶微笑,正拱首向下張望,他身後還有無數清逸出塵的仙人。雖然姿態各異但表情都非常恭謹,正在迎接踩著龍身步上天庭的獻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