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來在濠州的趙均用和彭早住,駐軍淮泗一帶,早住病死,均用北上和毛貴合夥。兩人作風不同,大鬧意見,均用殺了毛貴,毛貴部將又殺了均用。殺來殺去,軍力衰減,造成察罕的勝利機會。
山東失守後,不惟大明王的都城安豐保不住,連趙無忌的根本重地應天也岌岌可危。
趙無忌幾年來的安定和發展,全靠大明王大軍在北邊掩護,隔離乾坤王朝主力,如今局麵突變,要直接和乾坤王朝大軍接觸,估計軍力對比相差太遠,實在抵擋不住。
兩次派代表去見察罕,送上重禮和親筆信,要求通好,預付一筆,以為將來地步。這時察罕正在圍攻益都,明軍奮死抵抗,趙無忌料益都一時不慎失陷,察罕在肅清山東之前,還沒有餘力來進攻安豐,才敢趁這間隙,西攻陳友諒。
......
察罕的代表戶部尚書張昶帶了禦酒、八寶頂帽和任命趙無忌為榮祿大夫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的宣命詔書,乾坤王朝至正二十二年,坤曆1362年十二月由江西到應天。
其時察罕已被田豐刺殺,子擴廓帖木兒繼為統率。不久又得到情報,擴廓和另一大將孛羅帖木兒在搶地盤,打得正熱鬧。
眼見得乾坤王朝的軍隊不會南伐了,越發定下心,斷了投降的念頭,仍然做宋朝的吳國公。
當察罕的代表帶著乾坤王朝官誥到應天的時候,寧海人葉兌寫信給趙無忌,勸不要受乾坤王朝官爵,自創局麵,立基業,並且指出軍略步驟說:
我聽說奪取天下的人一定要有一定的規模,韓信初見高祖,在楚、漢的成敗,孔明臥草廬,與先王論三分天下的形勢是這樣的。
現在的規模,應該北麵斷絕李察罕,南和張九四,撫慰溫台,取閔越,定都建康,開拓土地江漢,前進就越兩淮北征,後退就畫長江而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