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灰明白二學生的感覺,這不是艇上空氣混濁及照明燈光陰影造成的心理錯覺。眾人在落入地底怪圈之後,乘著木筏渡海,航行了無數個晝夜,每個人都不免頭重腳輕,連踩在平地上的感覺也不記得了。這艘Z-615潛艇艦體巨大,浮在海麵上總比木筏子穩固多了,隻是剛進來的人一時難以適應。但如今已在艙內多時,這種反常的感覺仍然揮之不去。
司馬灰發現Z-615損毀之後沒有沉沒,但不論洪波如何洶湧,潛艇艙體內部始終由後向前傾斜,角度不變,致使眾人在艙室或通道內移動時,總要攀著艙壁穩住重心,這說明潛艇是以一個不合常規的固定姿態浮出水麵。可地底水體深不可測,Z-615怎麽會傾斜地浮在海中一動不動?
司馬灰實在想不出什麽結果,隻是覺得失蹤的Z-615潛艇身上,一定還有許多謎團,它目前所在的位置,不過是眾多秘密中的冰山一角。當下同二學生繼續搜尋,發現這艙室裏還有一些扁平的鐵箱,裏麵裝著手電筒和一些工具,另外有兩盒“氧燭”,點燃了可以短時提供氧氣,大概是用於在封閉斷電的黑暗環境下,提供搶修作業所需。司馬灰把手電筒和氧燭交給二學生裝在背包裏,其餘的東西便無大用。
此時,在附近搜索的羅大舌頭三人,也先後過來會合。他們均未找到先前預期的電池、藥品和武器,隻好再往深處探察,穿過幽暗的通道,往裏就是主艙及聲呐通信室。室內堆積、散落著各種海圖和艙內機械圖,還有潛艇與基地長波台建立聯絡的密碼冊。司馬灰隨手撿起幾張圖紙,放在眼前相了半天的麵,又哪裏瞧得出什麽名堂。
眾人經過地毯式徹查,除了那部低功率短波發射機還在不斷發出“不要接近”的通信信號以外,整個主艙內唯一具有實際意義的線索,僅是Z-615的航行日誌,這裏麵詳細記錄了這艘潛艇出海的具體經過。勝香鄰雖然能夠讀懂俄語,但航行日誌裏有大量軍事術語,所以辨識起來有些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