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走進東北的深山老林,不怕雪大,隻怕起風,意思是下再大的雪,你穿暖和了也能抵擋,可是一旦刮起嗷嗷直叫的寒風,你穿什麽都沒用。大興安嶺的老黑山,剛好擋住了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潮,嶺下的莽莽林海之中有一個屯子,官稱“邊連堡”,俗稱“麅子屯”,隻住了十七八戶人家,小得不能再小了,以遼國後裔達斡爾人為主。當地的房屋以鬆木或樺木做梁架,四麵是土坯牆,抹幾道黃泥,屋頂鋪了厚厚的苫草。屯中至今保持漁獵傳統,冬季鑿開冰凍的江麵,能打到門板那麽大的魚。當地人離不開魚,沒魚不吃飯,吃飯必吃魚,他們口中吃的是魚肉,頭上頂的是魚皮帽,身上穿的是魚皮衣。
也許有人會問:“魚皮還能當衣服?”我以前也沒見過,坐爬犁進了林子,看到穿魚皮衣的人,我還當是長出四肢的怪魚。帶頭的不是別人,正是臭魚他大舅,帶了屯子裏的老鄉出來接我們。後來聽大舅一說我才知道,屯子裏的人打到江中大魚,活魚扒了膛,先不刮鱗,剝下皮陰幹,做成緊身衣,又輕又韌,還特別暖和。當地人上山鑽林子、下江摸魚,都要穿魚皮衣。
臭魚的大舅,六十年代在北大荒屯墾兵團,一九六八年遇上雪災,虧得麅子屯一個達斡爾女人救了他的命。他喜歡這地方的人情厚,便留在麅子屯安家落戶,娶的也是達斡爾媳婦兒。後來他上了歲數,從深山老林中出去一趟可不容易,已經有十年沒回過老家,此刻見了至親,可真是激動得眼淚一把鼻涕一把。麅子屯在偏遠的深山老林中,好幾年都不來一個外人,這一下就來了三個,屯子裏的人全擠在旁邊“賣呆”。東北話管看熱鬧叫“賣呆”,意指傻站著不說話,頂多衝你傻樂。大舅將我們仨接到他家中,讓我們在火炕上坐了,忙著燒大鍋,也不知鍋中咕嘟的是什麽好東西,呼呼直冒熱氣,聞著噴香。白山黑水之間的人習慣亂燉,通常是“大鍋燉肉,大碗盛飯”。興之所至,天上飛的、林中跑的、地裏挖的、樹上摘的,都可以放在一個大鍋中燉。不一會兒,熱騰騰的飯菜就端上了炕桌,我一看,怎麽全是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