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南宋秘卷之青玉案

第一章 密謀

“執政聚議,樞密副使王庶見之,大呼曰:‘並後匹嫡,此不可行。’鼎以問檜,不答。……明日,檜留身奏事。後數日,參知政事劉大中參告,亦以此為言。故鼎與大中俱罷。明年,璩卒授保大軍節度使,封崇國公。——《宋史·秦檜傳》”

“高宗曰:俱是童稚,姑與放行。鼎執奏不已,高宗乃留禦筆曰:俟三數月議之。”——《建炎以來朝野雜記》

……………………………………………………

臨安,普安王府,普安王趙璦秘密召見了宋青玉。

趙璦和宋青玉並肩走在長廊至少,趙璦開口說道:“辛苦了,宋大人。正是因為你在溪洞查明真相,力挽狂瀾,史浩老師才能留在朝內。”

“應該的。”宋青玉輕笑一下。

趙璦試探性地問道:“我聽說,溪洞案件其中的一個凶手,似乎不是什麽壞人啊。”

宋青玉臉上沒有一絲一毫的表情:“您說的那個人叫李河洛,他確實不是什麽壞人。我是一個執法者,我不在乎是他是不是壞人,對我而言,他隻是一個嫌犯。”

其實,一向狡猾的秦檜支開史浩,算是走了一步廢棋。即便是宋青玉沒有破案,史浩不得不離朝前往溪洞,事情也不會對秦檜多有利。因為你要清楚,主戰派是以趙璦為首,他們的目的扶趙璦登基,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對敵國態度強硬的君王。換句話說,趙璦才是主戰派的靈魂,史浩隻是輔佐趙璦的大臣中的一個。雖然他的能力在主戰派的大臣裏屬於佼佼者,但是,這樣的大臣還有一大把,少了史浩,還有周吳鄭王浩。隻要趙璦還是皇位候選人,主戰派就不會退出舞台。

趙璦假裝不經意地問道:“你之前和我說過,溪洞的賑災糧款似乎是出了一點問題,是嗎?”

宋青玉立刻回答:“不錯,年初多地饑荒,朝廷發放了賑災糧款,其他的地方都能對得上數目,唯獨荊州的數目不對。春耕費少了大半,賑災糧也被摻入了糠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