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驛館建造極為典雅、靜幽,門廊下飛簷弩張挺拔,暗鬥重疊交錯,廳堂寬敞明亮間,規格甚高,氣勢雄偉,院中已種千竿竹,又栽千樹梨,建有樓台亭閣,假山流水,讓到之人皆有種一洗風塵,賓至如歸之感。
霍禹在廳堂正中而坐,煎煮一盞香茗,驛丞畢恭畢敬佇立在門口等候屋中之人吩咐,兩個灰袍年輕男子一高一矮,急匆匆從門外而來:“驛丞,霍大人可在裏麵?”
“在,二位公子可是我涿郡舉薦的文學鄭秋、孫亦然?”
二人聽聞此話,相視一笑,心中自是得意洋洋,幾月前聽聞長安朝內要舉辦鹽鐵會議,在民間各郡國內舉賢良文學士,以問民所疾苦,所推之人要麽是賢良,即已經取得功名的儒生,要麽就是文學,即在某種學問上有一定成就的名士,反正必須是民間的知名人士。聽聞茂陵的唐生、魯國的萬生、汝南的朱子伯、中山的劉子雍、九江祝生等民間大儒都在其中,賢良文學也是經過一定挑選的,並不是每個郡平均出人,二人經過一月的郡內挑選,舉薦,引書論意皆是人中翹楚,才當選涿郡推舉的文學名士,這是何等的大光榮,二人嘴角上揚,整整衣冠,麵上容光煥發。
“公子稍等,待我為二位公子通稟。”驛丞進廳堂而報。
“大人,涿郡推薦的兩位文學已到。”
霍禹連忙起身,向廳堂門口而去,二人進來看霍禹親自前來迎接甚是感激,快步上前。
“大人,在下鄭秋!”高個男子自報姓名。
“在下孫亦然!”低個男子也報出自己姓名。
“拜見大人!”
“好好,快來坐,這是我為你們親手煮的茶!快來嚐嚐!”霍禹抱住二人肩膀,重重拍了幾下,招呼二人落座。
“好茶!”
二人坐下細細品嚐這霍中郎親自為二人煮的茶,心中更是燃起一種指點江山、意氣飛揚的豪氣,要知道霍中郎將可是朝中正三品大臣,也是輔政大臣之首,大司馬、大將軍霍光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