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峰讀完自己的作文,產生了一種奇怪的感覺,這篇古文既是自己寫的,又好像不是自己寫的。回想起期末考試前一個月,自己對文言古文的理解好像突然就到了信手拈來的地步。
之前也有學生用文言文來進行作文考試的,但都是硬套痕跡明顯,而且采用的大都是類似“三國體”的半文言文形式,老師也明確說過不提倡大家用文言文寫作文。這篇充滿生僻字的文言文作文,自己怎麽就能寫出來了?
“曉峰,別發呆啊,說說你的感想,你為什麽要用文言文寫作,而且這麽多生僻字你都從哪學來的,很多字早就不用了,字典上都沒有,要康熙字典裏才看的到?”班主任催促道。
張曉峰明白了,班主任特意讓自己上台讀這篇作文,是想求證下這篇作文是否真是自己寫的。自己脫稿都能讀完,班主任也大概相信不是抄襲的,但不明白張曉峰是怎麽做到的。
張曉峰慢慢回答道:“我是這樣想的,我覺得我們都是喝著牛奶,吃著豬肉長大的一代,但牛長什麽樣,豬是公還是母都不一定分的清。現在我們國家北方旱災,南方洪災,並不是上天的罪過,而是我們不愛護生態環境造成的。我希望我們大家都要重視生態,共同遵守規章製度,愛護生態環境,生活在河流清澈、田園秀麗、鳥不怕人,魚遊悠然的環境裏。”
“曉峰同學,等一下,暫時先不用翻譯你寫的作文,先解釋下你是怎麽掌握到這麽多生僻古文的?”班主任打斷了張曉峰。
“我覺得學文當如穿井。井愈深,土愈難出。若不堅心正行,豈得見泉源耶?”
“說的好,學習確實要有恒心,但我是問你怎麽掌握這些生僻字的?”
“因緣值經,準法奉修,亦同師授。”
“唉,曉峰同學,別賣弄了,我知道這不是你抄的。”班主任有些急了,“所以不用特意用古文來回答問題證明自己,你就簡單的說下你是什麽時候開始學習古文寫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