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受害者的身份就被確定了:張彥君,時年三十二歲,鬱南縣大疆棉紡廠的一名車間零工,家住鬱南縣南郊第二新村。
當時,報案人就是張彥君的表姐。
張彥君不是鬱南縣人,她是鄰縣海寧縣人。
兩年前,離婚之後的張彥君來到鬱南縣投奔表姐,之後,她就留在了鬱南縣,斷斷續續地打零工。
三天前,表姐過來找張彥君,發現她不在家。
表姐以為張彥君出去了,也沒有在意。
次日一早,表姐又去找了張彥君,發現仍舊是大門緊鎖。
表姐去了大疆棉紡廠,同事表示張彥君一直沒有過來,表姐又詢問了張彥君的朋友,他們也表示沒有見到她。
表姐感覺事情不妙,立刻去了派出所報警。
當時,派出所民警受理了報案。
隻是這種失聯案件,往往沒有特別有效的偵破方式,更多的仍舊是依靠失聯者家屬配合尋找。
得知張彥君被害之後,表姐一時情緒失控,癱坐在了地上。
她沒想到,之前還一起聊天談笑的表妹,如今已經陰陽兩隔。
在辨認屍體之後,表姐也發現了張叔在屍檢之時提出的疑點:張彥君疑似被人化妝甚至更換了衣服。
表姐解釋說,張彥君不喜歡化妝,即便化妝,也就是擦一點口紅,描一描眉毛,根本不可能化這麽誇張的妝容。
表姐還說,張彥君身上的衣服也並不是她的,她很少給自己花錢,更少給自己買衣服,即便買衣服,也不會買這些毛衣、褲子和大衣,這些都不是張彥君會買的款式。
另外,表姐還提供了一條重要線索,那就是張彥君的發型也被人重塑了。
表姐說,平常的張彥君就是紮一個辮子,根本不可能把頭發盤起來,還是盤成這麽一個造型。
那一刻,站在老隊長的身邊我恍然看到了張彥君的身邊緩緩透出一個陌生人影,他有條不紊地為張彥君勾畫著妝容,又為她梳頭,將頭發盤好,最後還為她換上了嶄新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