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為了減刑,獄中研發六代戰機引擎

109:聯名上書,要對孟浩論功行賞

孟浩用雙手食指揉了揉太陽穴。

連續近三十小時的高強度腦力工作,令他有陣陣眩暈感。

得虧是孔良波端來碗皮蛋瘦肉粥墊了下肚子。

否則怕是直接的原地暈厥不可。

對於孔良波的質疑……準確來說是難以置信。

頭暈腦漲的孟浩笑得有些牽強。

“實踐是檢驗整理的唯一途徑!”

“目前還停留在設計階段。”

“等這款遠程操控無人坦克車原型機被研發製造出來,那你的疑惑就迎刃而解了。”

孟浩灌了口濃茶,讓思路清晰了些。

“不過,現在不是糾結造價之類的問題。”

“孔叔你來得正好,我有問題需要你解決。”

見孔良波的思緒被拉回,孟浩這才不緊不慢地繼續開口說道。

“目前而言,坦克車的設計圖紙和研發方向是沒問題了。”

“但是,需要具體的模組落實還需要大量的人手。”

孟浩隨手指了指坦克車的某個組件。

“比如說,高密度電池。”

“設計思路是有的、研發方向也是有的、但是光電池的融合性這單個項目就需要大量的人手進行測試、驗證、對比。”

孔良波明白孟浩的意思。

這跟軟件領域的研發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款軟件的總體設計思路跟運行邏輯已經搞定,但是涉及諸如堆棧呐、前端呐、UI設計啊,則需要大量擁有一定軟件設計實力的人員進行勞作開發。

而孟浩設計的這款新型坦克車,不僅細節性難題比軟件開發更為困難,甚至於出於保密的要求,更是需要一批思想過硬、對國家絕對忠誠、且科研實力至少在理工科研究生以上的專業性科研人員進行協助研發。

27所的專家雖然不少,足有千餘名。

但,他們手頭都有工作。

而且,讓他們作為孟浩的下手、對這款坦克車的細節性技術進行攻關未免有些大材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