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嶽南:中國考古探秘紀實文學叢書(全11冊)

懷念趙其昌同誌

著名文博考古學者、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趙其昌同誌,2010年12月14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4歲。

趙其昌同誌1949年考入北京大學曆史係第一屆考古專業學習,1953年9月畢業後至1988年6月退休,一直在北京市文物係統工作,曆任北京市政府文物調查組、北京市文物工作隊、首都博物館業務幹部,首都博物館副館長、館長,對北京市的考古和文物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曾被選為北京市政協第六、七屆委員,和第八、九屆文史資料委員會特邀委員;還曾擔任中國博物館學會理事,北京博物館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史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對外友協理事,十三陵明代帝陵研究會名譽會長等職務,並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待遇。

趙其昌同誌是北京文博界的耆宿,畢生致力於學術研究。在“文革”時期遭受政治迫害,仍矢誌不渝堅持自己的專業研究。他是我國以科學考古手段發掘的第一座帝王陵墓——定陵的考古隊長,主持編寫了《定陵發掘報告》,兩度摘編《明實錄北京資料》,編寫了《京華集》等專著和多篇文章,成果卓著。其中《定陵發掘報告》獲得中國社科院優秀科學成果獎和夏鼐考古學研究成果獎。在北京史地研究領域,趙其昌同誌獨樹一幟,為該領域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

定陵發掘出土文物4000多件,為明朝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證據。作為考古隊長,趙其昌同誌在其中貢獻甚多。

一個時期中,社會上出現不少對定陵發掘神秘化和歪曲事實的現象,趙其昌同誌對此進行了駁斥。他說,應該客觀看待曆史,不能篡改,尤其是專業人員不能用獵奇的眼光,一味迎合某些人口味,否則勢必假象叢生,不符合事實,不利於文化的繁榮和發展。他還進一步強調,發掘活動不是盜墓,而是科學考古,要還曆史原貌,用實物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