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嶽南:中國考古探秘紀實文學叢書(全11冊)

聶榮臻元帥的提議

蘄年宮瓦當。出土於陝西鳳翔長青鄉秦代蘄年宮宮殿遺址。蘄即祈,蘄年即祈禱豐收之年。據考古人員調查研究,該宮殿可能建於秦惠公時期。位於陝西渭河畔鹹陽的一座宮殿遺址,曾是秦始皇的寢宮之一。在建築師的複原下,考古學家從該建築重複的圖案及多次修複和刷新來看,認為該宮殿實際建造時間應為戰國時期的秦王時代。

鑒於秦始皇兵馬俑是陝西省考古史上未曾有過的空前大發現,在新華社將這一事件向全世界做了報道之後,陝西省委通過所屬文化局,於1975年7月中旬,責成秦俑坑考古隊,總結一年來的工作情況,盡快寫出一份較為詳細和科學的發掘簡報,並上報國家文物局,以免造成工作被動。按照這個指示精神,秦俑坑考古隊立即開始了行動,至8月上旬,由袁仲一執筆的《臨潼縣秦俑坑試掘第一號簡報》脫稿。其中序言部分對秦俑坑的性質做了特別強調:“秦俑坑的西端西距秦始皇陵外城東牆1225米,和秦始皇內城的東北角成一直線。出土的鋪地磚,其形製、質量、紋飾和文字都與曆年來秦始皇陵城內出土的秦磚一樣。出土的武士俑和秦始皇陵過去出土的跽坐俑的陶質、製作技法相似。出土的銅矛、鐵工具等亦與秦始皇陵城內出土的相同。因此,秦俑坑當為秦始皇陵建築的一個部分。”此稿正文從建築遺跡、出土文物以及試掘方內出土遺跡遺物三個大的方麵,做了較為詳細而全麵的說明和剖析,基本上反映了俑坑的整體麵貌和內涵。當然,這份簡報也同當年藺安穩寫的“內參”一樣,總是要和當時的政治形勢聯係在一起,因而在結尾部分寫道:“秦俑坑的發現為正確地評價秦始皇提供了十分珍貴的實物資料,是我國考古工作的又一巨大發現……秦俑坑試掘方內出土的大批遺跡、遺物,證明在秦始皇法家路線的指引下,秦國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藝術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秦始皇不愧為是地主階級傑出的政治家。但是,林彪和蘇修卻極力抹殺秦始皇的曆史功績,惡毒咒罵秦始皇,含沙射影地攻擊我國的無產階級專政。曆史的真實是任何人抹殺不了的。秦俑坑大批文物的出土,對林彪和蘇修的反動讕言是個有力的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