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嶽南:中國考古探秘紀實文學叢書(全11冊)

令人興奮與恐慌的二號坑

1976年的春節過後,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籌建處從省文化局下屬單位抽調了19名幹部陸續來到秦俑發掘工地。這些新調來的人員按照籌建處領導人的分工,或跑設計院催促圖紙,或聯係建築公司落實施工單位,或在發掘現場搭建簡易工棚。為確保基建過程中的文物安全,秦俑一號坑東端已發掘出來的陶俑、陶馬和所有跡象就地掩埋,並在上層密排圓木,再覆土墊實,以免重型施工工具如推土機、卷揚機、吊車及其他車輛的重壓。在1976年那個明媚的春天裏,整個秦俑坑發掘工地,大家都圍繞著建設博物館而忙碌、奔波起來。與此同時,籌建處的領導人根據博物館的規模及人員編製情況,決定在一號俑坑東北方位的一片空曠區修建職工宿舍。在這樣的文物重地建房,當然先要勘探地基,看是否有文物存在。鑒於考古隊的鑽探人員正在其他地方工作,籌建處便從陝西省第三建築公司找了一名高級探工徐寶山來此處鑽探,意想不到的是,徐寶山鑽探不到幾天,便於地下發現了五花土,繼而又探出夯土,當鑽探到離地表5米深時,發現了鋪地磚。每一個探工都知道,既有夯土又有鋪地磚,預示著下麵是一處遺址並可能會有文物。徐寶山為這一發現大為高興,他放下手中的探鏟,將這一情況迅速報告了籌建處的領導人楊正卿。

當徐寶山滿麵紅光地從楊正卿的臨時辦公室出來時,迎麵碰上了考古隊程學華鑽探小分隊的丁保乾一行四人。徐寶山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兩眼放光地對丁保乾說:“俺探清了,地下有文物,5米深見磚,以後就是你們考古隊的事了。”

第二天上午,籌建處領導人楊正卿找到程學華,請他率人到徐寶山鑽探的地方複探,一個上午下來,證實徐寶山提供的情況不虛。這一發現真是大出人們的意料,考古隊鑽探人員為找新的俑坑,在四周苦苦探尋了一百餘天而未果,想不到就在離一號坑東端北側約二十米的地方居然還深藏著一個俑坑,埋伏著一批兵馬。真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這一天是1976年4月23日,考古人員將這個俑坑編為二號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