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這眼鏡會的緣起,委實可發一噱。
最初有幾個珠寶商人為聯絡同業的感情起見,擇定每星期六舉行聚餐會一次。與會的人依著次序輪流做東道。
有一次,內中一個珠寶商在席間忽向同業誇口起來,他說無論什麽珠寶鑽石,一進了他的手,東西是真是假,不消用別的方法試驗,隻消靠他一雙尖銳的眼珠,已是萬無一失。他還自信說諸人的眼力絕沒有一個能夠及得他的。當時有人不服他這種自大的話便和他爭論起來。但是雙方各執一詞卻也爭不出什麽結果來。
於是主人就出來調停道:“你們空口說白話,即使爭到天亮,旁觀的人也評判不出誰長誰短,不如等到下一次聚餐,每人都帶些貨物出來,大家交換驗看,當場辨別真假。如此一來,可以考察出同業之中到底誰的眼光最為準確;二來在座諸人也好借此增長一種經驗,省得遇見假貨時再上人家的當。”當時眾人都很讚成這種提議,兩邊的爭端總算也暫告結束。
到了第二星期聚餐時,眾人果然都帶著幾種真假摻雜的珠寶,預備當眾互試,要看看同業中究竟誰的眼力最高。但是吃珠寶飯的人,畢竟人人都有些眼光的,辨別這種東西宛比家常便飯,結果到底誰也蒙混不了誰,仍舊分別不出誰的眼光強誰的眼光弱。
於是又有人創議道:“像今天這種眼力試驗方法既簡單,而且又沒有興味,不如等到再下一次聚餐時,每人都備下一副同樣大小的深色眼鏡,到時大家戴上,倘有人能從這深色的眼鏡光裏辨別出珠寶的真假來,公眾便承認他目力最強……”
說這話的人也不過一時高興說說罷了,不防眾人竟很讚可這種辦法,並以為這種辦法是新穎有味的,大家都主張實行。後來又由眾人議定,眼鏡玻璃片一致須用深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