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前這一個微妙的世界上,各個的“前台”,與各個的“後台”,有著顯著的不同。在每一種“前台”,你所能見到的,是光明、美麗與偉大。可是,一到“後台”就不同了:先前所見到的光明,頓時成了黑暗;先前所見到的美麗,頓時成了醜惡;而先前所見到的那樣的偉大,頓時也成了異乎尋常的渺小。
不過,我們也可以掉過來說:在前麵,你所見到的種種,那都是浮泛的、虛偽的與裝點出來的,至於後麵所見到的一切,那才是真實的、坦白的與毫無假借的。
基於以上的理論,所以,我想把我的筆尖,指引讀者們到後台去,做一下簡單的巡禮。
這裏,筆者的鋼筆尖已到達了“某”一個遊戲場的某一個角度裏——這是一個京班戲的後台。
為什麽要寫出一個“某”字呢?為什麽不把那個遊戲場的真實名字,直接痛快寫出來呢?
答案是:這整個偌大的世界,就是一個放大的所謂遊戲場;而每一個小小的遊戲場,也就是這整個世界的某一麵的縮影。寫下一個“某”字,一處,也就代表了一切。這樣,比較專指某一個地點,似乎更為廣泛一點。
而實際呢?筆者的鋼筆尖,畢竟指引到了什麽所在,這在聰明的讀者們,看了下文,那是不難想象而知的。
這裏所謂後台,比較大場麵的後台,當然有些不同。這是一個約莫近十碼寬十五碼長的所在。全部約可劃分為三個部分。居中一部分,與前台的地麵,有著相等的高度。後半部堆置著許多布景,其中有幻化的滄海與桑田,也有雛形的高樓與墳墓。凡此種種,明明都是假的,然而當它使用的時候,分明象征了人世間真實的一切。
在這些堆置著的布景與前台的分界之前,留出了一條狹長的走道,在這裏,你可以從一彈指頃,由“上場”門急劇地直達於“下場門”;也可以在一霎時間,由下台處重新悠悠然大步踏到上台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