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早年間,兵荒馬亂加饑荒,有錢都不一定能買到東西吃。這西北地方別的沒有,古墓多的很,走出去個幾百米就能挖到一個墓。
當然,說法有些誇張。
但陝北地區的墓是真的不少。
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兒則是吃墓,賺死人錢,靠從底下挖出來的那些好東西來換糧食吃。
後來,漸漸的有了行規,也就有了南北派別的之分。
其中,北派,也就是咱呆的這片地,這兒的土夫子們以“巧力“見長,如盜洞打在何處、掘成何形都有講究,十分詭異。
方口形的盜洞就是北派所創,因在陝西關中地區的黃土地上多見,圈內俗稱“關中式盜洞“。
而這洛陽鏟,也是由北派發明的。
南派則以“巧技“見長,可謂是精耕細作的“集約型“。他們的絕活是尋找墓葬。
在尋找古墓的過程中,通過自己或是祖傳的經驗,結合所掌握的堪輿理論來探穴盜寶,他們對中國古代的風水知識有獨到研究。並且十分抵觸使用洛陽鏟。
和北派對比之下,南派則善於使用“望”、“聞”、“問”、“切”四法,更是不一般。
南北派,按行事手段的不同,還可分為摸金、發丘、搬山、卸嶺四個派係。
不過,這些離我都還太遠了。
民國往後,到了現代,日子好了起來,大家也都不缺吃的了。況且,盜墓成了犯法的行為,被抓到可是要吃牢飯的。大多數土夫子都選擇了金盆洗手,東西也都銷毀了。
況且,現在科技發達,大家都鳥槍換大炮,更新換代,外行人也能來插上一腳。摸金四脈真正傳承下來的寥寥無幾。
剩下的,這洛陽鏟那可是看家的寶貝,肯出手的也沒幾個人。
當然,肯定是有人願意出的,不過,短短兩天內,能弄到兩把,就已經挺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