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墓人給高雲清指了指路。
初秋的下午,萬裏無雲,陽光耀眼。西山墓地的風景十分開闊,站在山腰可俯瞰山腳的村莊。夏日草木茂盛,大樹在墳墓上方遮擋烈日,蟬鳴聲此起彼伏。
高雲清快走到墓地時,突然看見有個人一動不動地站在墓碑前。這個人看似有五十多歲,頭發斑白,身材挺拔,儀態威嚴。
高雲清注意到他的長衫袖子卷到手肘,而墓碑四周的雜草剛剛被人收拾幹淨,整齊地堆在一旁。
男子猛然發現高雲清站在附近,問:“你也是來看海默的?”
高雲清點點頭:“我是她小時候的鋼琴老師。您呢?”
男子的嘴角苦澀地**了一下,沒有回答。
“再見了。”他向高雲清告別,隨後戴上軍帽,沿著來路離開了。
高雲清記得小山說過,她的生父是個革命者,早年是留日學生,跟著陳其美攻打過江南製造局。他在百春閣認識玉蘭時,正在上海的大學教書。玉蘭懷上小山那年,北伐開始了,他和蔣介石接上頭,離開了上海。
小山總是說:“總有一天他會回來帶我走的!一定會的!”
以前,高雲清總認為這是玉蘭編出來的故事,隻為了讓女兒對未來懷有一線希望,可現在……他一直目送著這名男子消失在山間小徑上。
他轉過身,看著身前的墓碑。
上麵刻著:
陳海默,生於民國一十六年,卒於民國三十五年。
一張圓形的黑白照片嵌在墓碑上。照片裏的女孩笑容清純甜美,雙眼清澈發亮,仿佛從來沒有經受過生活的苦難似的。
高雲清用撿來的枝葉為她的墓地掃去塵土。
一抬頭,他才發現海默的墓地旁邊是她養母的墓地。
“馮美雲”三個字的紅色已有一些脫落。他也用枝葉為她撣去了塵埃。
高雲清默默地在樹蔭下站了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