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最後采納了魏徵的諫言,打消了廢黜太子的念頭,隨後針對該事件頒發了一道詔令:一、將稱心斬首棄市;二、太子禁足三個月,在東宮閉門思過,其間不得觀賞任何歌舞伎樂;三、將每月發放給東宮的錢帛、物料扣除三成,為期一年。
這樣的處理結果顯然是程度最輕的懲戒了。李承乾接詔時,居然有點不太相信,愣了好一會兒,直到趙德全催他趕緊領旨謝恩,他才回過神來。
盡管自己在這起事件中毫發無傷,可一想到從此便要與稱心陰陽永隔,李承乾的心裏不禁痛如刀割。但事已至此,他也無可奈何。
最後,李承乾把這筆賬記在了魏王和劉洎頭上。
他暗暗發誓,總有一天要讓他們付出血的代價!
吳王李恪脫掉鎧甲換上朝服匆匆趕到甘露殿的時候,鬢發淩亂不堪,發絲還在淌水。李世民看到他狼狽的樣子,皺了皺眉,問他為何不避雨。李恪便將自己在白鹿原遭遇的事情一五一十做了稟報。李世民頓時一驚,道:“蕭君默現在如何?”
“應該沒有性命之憂。”李恪道,“雖然受了些傷,不過都未傷及要害,隻是失血過多,目前還在昏迷,兒臣已經把他送入太醫署了。”說完又想到什麽,趕緊道,“父皇,此事有點不合規矩,兒臣未及向父皇請旨便自作主張,還請父皇恕罪。”
“人命關天,你這麽做是對的。”李世民道,“更何況,蕭君默是辯才一案的有功之臣,朕更不能讓他出事。就讓他留在太醫署養病吧,這段時間,你替朕多照料一下。”
李恪大喜,趕緊謝恩。辯才一案,他在安州也有耳聞,隻是沒料到父皇對此案如此看重,連帶著還對蕭君默如此重視。
“這回朕免了你的都督一職,你可有怨言?”李世民看著他。
李恪灑脫一笑:“父皇多慮了。兒臣就當是一次回京向父皇盡孝的機會,感激還來不及,豈會有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