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5月25日,一位非常有進取心的18歲少年愛德華-巴德在《紐約時報》周日版上刊登了一則廣告:“我是一個正在待業的年輕人,希望可以找到一份在農場上班的工作,我的住址是西15街406號,歡迎有意雇傭者上門詳談。”這個身材魁梧的小夥子躊躇滿誌,希望靠著自己的艱苦奮鬥,幫助家人擺脫現在這種極度貧窮的狀態,讓父母和妹妹們過上好的生活。為什麽選擇要去鄉下工作呢?一是他覺得農活更容易上手,二是愛德華受夠了城市的肮髒、臭氣熏天和擁擠不堪。
廣告的效果要比他預想中的好,5月28日,就有一個老人敲響了巴德家的房門。為他開門的是這個家的女主人,在得知老人的來意後,她差遣自己最小的女兒阿特麗絲去把出門拜訪朋友的愛德華叫回家來。阿特麗絲出門時,那位老人家對她微微一笑,隨後從兜裏掏出了五美分給她,表示這是付給她的“工錢”。
在等待愛德華回來的空當,巴德家的女主人和這位老者進行了簡單的交流。他自稱弗蘭克-霍華德,是個在法明代爾種地的農民。此人有一張非常和藹的臉,一頭灰白的頭發,下巴上還掛著一把灰白的胡子。他向巴德夫人簡單介紹了自己的發家史:過去的幾十年來,霍華德一直在城裏從事室內裝潢,在退休之後用自己的畢生積蓄買下了一個農莊。原本生活還算美滿,可在十多年前,他的妻子選擇拋棄家庭出走,於是他獨自拉扯著6個孩子長大成人。在他的孩子、五名農場工人和一個廚師的幫助下,他們成功地讓這家農場運轉了起來,養活了數百隻雞和6頭奶牛。今天老者之所以登門拜訪,是因為其中一個農場工人近期要搬家,所以想找愛德華來替代他。
就在這時,阿特麗絲帶著霍華德回到了家。兩人剛一見麵,霍華德先生就對這個男孩的體型和力量表達了讚賞,愛德華也急忙向老人保證,自己是個相當勤快的人,讓他絕對可以放心。兩人很快敲定,霍華德以每周15美元的價格雇傭愛德華成為自己的農場工,還順帶在愛德華的建議下雇傭了他的好友威利。隨後,霍華德表示自己還有約在身,不能再留了,並和愛德華約定,周六來接他去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