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定一提出質疑:“報複?報複的前提,是駱琪和金科識破了葛雲輝和婁東偉設計的局。可是,那不容易吧?”
王可插言:“熊萬裏說,早在2012年春,駱琪就找過他,詳細問了包夜前後的細節。如果她沒意識到自己被人設計,何必去找熊萬裏?”
張定一說:“僅僅是意識到?靠猜?她應該有個靠譜的信息源才對。”
“是的!”王可狠狠犁著頭皮,“還得想辦法,把駱琪的嘴撬開。”
江誌鵬輕敲桌子:“這麽說,婁東偉被害,葛雲輝的嫌疑就排除了。可是,他明明也有動機啊!”
“一定不是葛雲輝!”伊輝說,“從最新調查結果判斷,葛雲輝設局害駱琪,婁東偉是參與者。也就是說,因為那件事,他們成了一條繩上的螞蚱。所以,即使婁東偉的保險箱裏藏著證據,他對於葛雲輝,也失去了威脅。設計駱琪的局,促成了一個雙贏局麵:葛雲輝和婁東偉,彼此都不用再提防對方了。”
“有道理!”關秀山敲著寫字板,“脈絡基本是清晰的:葛雲輝設局,希望借二沈之手,除掉駱琪。駱琪恢複記憶後,出於我們未知的原因,找熊萬裏探尋包夜細節。也就是說,那時候的她,就知道自己被算計了。那麽,她才是婁東偉案的最大嫌疑人。”
伊輝補充道:“還有金科,我們要把握這個人的行為邏輯。什麽邏輯?就是給金蘭的死,找個說法。金蘭因傷,失去空姐資格,他破壞電子眼,就是這個邏輯的前奏。後來呢,金蘭被害,他大概率會遷怒那兩個飛車黨。但是——”
他拿起工具筆,在葛雲輝的名字下,重重劃了兩條線,然後繼續陳述。
“大家想一想,一旦當金科得知,駱琪的遭遇是葛雲輝設局,而設局的起點,是葛雲輝看過錄像機內容,早就知道二沈那兩位變態的存在,在這種情形下,會發生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