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安全族去了哪裏呢?
非常有意思的是,房安算是晉國官僚機構裏麵比較晚接觸養豬場的,但他也是研究最深入的,甚至已經隱約看到了未來的災難。
以至於在3月他賣出第一批成豬以後,就在尋找退路。
對晉國完全失望的房安,經過全力以赴的找尋,終於和“京東”直接搭上了關係。
後麵就簡單了,根本不用老尹安排人策反,房安就對下這盤大棋背後的勢力投降了。
對,房安根本就不知道“京東”後麵是什麽勢力,但他就是選擇了對這個勢力投降,不是個人投降,而是全族投降。
對一直想在晉國找到一個內線的老尹來說,房安的投誠來的正是時候,自然是樂於接納。
於是,老尹立即上報,經過唐龍的批準後,老尹就安排赤血軍分批護送房安的族人偷渡,經過趙國,繞道楚國後,進入了越國姑蘇城。
房安世最後一批離開的,他隻有在確認自己的族人全部安全後,才能安心離開。
自然,房安也不是一個人離開,為了取得在以後勢力中的話語權,他動用了戶部尚書的權限,在老尹赤血軍的安排下,足足盜取了十艘千料巨船的糧食隨他一起離開晉國。
這就是在晉國本來就不多的糧食儲備中又釜底抽薪了一把。
所以,哪怕現在晉皇看到的糧食存儲賬本,其實也已經名不副實了。
這還不算,看到一些糧食危機苗頭的清醒官吏,和當地官倉管事、貴族勳貴勾結,私下截留的糧食。
所以,鍾離看到戶部賬本的糧食儲存是去年的六分之一,其實,能有去年的十分之一留在官倉裏麵就很不錯了。
這其實是糧食這個行當的約定俗成了,可是對這一切最熟悉的人現在已經被迫離開了晉國。
也不怪房安,他上次的建議可以說是把皇帝、太子、皇子一起給得罪了,現在有糧食還好,一旦晉國缺糧,哪怕隻是缺糧的風聲放了出去,他絕對是第一個被朝廷拿出來祭旗,做用以平息民憤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