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向中心,寶船和雷鳥號越近。他們雖然看不見對方,但都清楚炮擊要來了。雙方炮手不約而同放下主炮。
這時一道閃電再次集中海麵,整個大海被照得雪亮,人們齊聲呐喊:“開炮!”
火蛇在黑暗中舞動,顯得格外絢爛。四周分不清是雷聲還是炮聲,隻見船甲片片橫飛,不知多少的人被大海吞噬。兩船呈螺旋之勢交替開火,共同表演著一支毀滅的圓舞。
終於,它們相距不過十丈,戰士們**著蛛絲般的繩索殺向敵船。這時空中銀光一閃,白鳥·蘇幹剌落在寶船上。
從數量上看,明軍占據絕對優勢。雷鳥號隻有三百多人,寶船上的戰士卻有三千不止。然而他們大多是步軍,沒經過海戰的洗禮。在狂風巨浪中早被折騰得七葷八素,連站都很難站穩。
於是蘇幹剌率眾如虎入羊群般殺上甲板,直奔主帥鄭和而去。
一個姓王的指揮使忙讓人護送鄭回艙躲避,自己則反身應戰蘇幹剌。然而交戰不到三合,蘇幹剌一抖手腕,細劍穿胸而過,王指揮立時斃命。
蘇幹剌正欲追趕,卻有一支羽箭破風而來,啪的一聲釘在他腳前三寸的位置,似乎在提醒他不要妄動。
蘇幹剌抬頭一看,臉上露出興奮的笑。眼前正是他欲殺之而後快的對頭沈鑒。
沈鑒收回長弓,衝蘇幹剌招招手。蘇幹剌二話不說猱身而上,兩人刀來劍往戰在一處。
論武功,沈鑒當然不是蘇幹剌的對手。但好在這樣極端惡劣的天氣讓蘇幹剌也大受影響,幾個回合居然沒有拿下沈鑒。可饒是如此,他仍舊步步為營,逐漸把沈鑒逼到船舷處。
又兩招過後,蘇幹剌突然獰笑道:“填海去吧!”說罷挺劍猛刺。沈鑒避無可避,隻得縱身躍向大海。
蘇幹剌忙上前觀瞧,卻見沈鑒在狂風中飛了起來。原來他怕跌入海裏,早在腰間縛好繩索,此時果然派上了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