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啟已經不是第一次從柴端的臉色上看到這種情緒。
實際上,從烏林告破後,逆越逼近雙江,露出要奪取雙江平原企圖後,柴端在每一次的軍事會議上,表情都會有些不自然。
讓人感覺他對逆越仇視之深,雖然趙啟和柴端的交流不多,但從他多年為官,周邊人對他的評價也知道,他可不是憂國憂民會憂到如此憤恨的地步。
何況,若真是憤恨,又為何要刻意隱瞞?
對此,趙啟隻是放在心裏,還是那句話,現在的大昭內部不能出太大的爭鬥,否則誰都不會好過。
這也是大部分人的共識。
柴家在大昭根基深厚,是真正的名門望族,自他高祖時就率先投效太祖武皇帝,整個家族都已與大昭綁在一起,若大昭完蛋,
他們想要轉投新主,免不了又是一段艱辛曆程,甚至家族會遭受難以承受的打擊。
大多豪門世家都如柴家這般,所以現在大昭麵臨兩國來犯,各地混亂雖有,但也不至於動亂不堪。
“料敵於先不代表製勝於外,”
在三公恭維小皇帝後,聖後毫不留情打斷了飛向趙啟的彩虹屁,“現在戰事究竟發展到何種程度,尚且不知道,陸翼領軍多少也不知曉,茂山小城,也不知能不能守住。”
趙啟不言,他心裏也沒有底。
他那裏有什麽料敵於先的能力,派許渭去是為了以防萬一,他從來都不敢保證逆越真的會偷襲茂山,甚至為此已經想過被袁太後再次關禁閉的心理準備。
眾人沉默,部署早在幾天前就已完成,此刻他們能做的就是等待。
“皇帝,你對許渭有幾成把握?”
聖後突然看向趙啟問道,三公也同時看向了他。
趙啟愕然,看來逆越這次突襲茂山,還給自己帶來了不小好處,至少這些人已經不會再將他當成完全不懂軍略的毛頭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