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朝廷迅速行動,加上各部侍郎和在京官員下到各省督辦,難民潮總算止朱了,有部分人在朝廷的勸說下開始陸續返鄉,畢竟流離失所不是個辦法,既然家鄉也有救濟,而且免了田賦,回家鄉也是個好辦法,畢竟那裏自己的家,有房子住。大約過了一個星期,李明德來報,各州縣的粥廠已經基本能滿足災民飲食需求,下一步是動員更多的災民返鄉。
“涿州怎麽樣?”
“回皇上,那個劉策還是個能人,那個楊一鵬也沒有立刻回鄉,而是組織鄉民參與縣衙的救援工作,好多災民都自發到粥廠幹活,涿州的粥廠足夠安置十萬人。眼下已經完全能供應當地的災民,並開始建設簡易住所,好多原本在京城的災民聞訊都往涿州去了。”
“劉策和楊一鵬啊,李愛卿,這兩個人好好關注下,將來。。.。”
“微臣明白。”一向穩重的李明德居然搶答了,是啊,災難發生以來,沒有什麽比救濟災民,安撫災民情緒來的重要了,涿州做得好當然該鼓勵。
局勢穩定了,朱顯波又開始考慮起下一步來,眼下這拍賣會得給力些啊,攢些銀子補足國庫,救災才能持續。
經過緊鑼密鼓的準備,競拍如期進行,朱顯波拿出來帶來的兩個保險箱,皇宮內那些留下的娘娘們也很積極,拿出了不少寶物,畢竟這是巴結皇上的最好機會啊。李明德和李承宗也拿出來不少寶貝,六部尚書侍郎出力也不少,畢竟新皇剛立,沒撤換他們已經是最大的賞賜了,皇上帶頭了,不拿出來就是不識相了。
“張瑞圖,朕的那兩個寶箱你要記得詳細給商人們介紹,諾,這箱子防火放水,放房產底氣各類銀票什麽的絕對安全,而且不用鑰匙,密碼自設,最關鍵得是大明朝或許整個世界就四個,有兩個朕已先行賣了,隻剩兩個了,等朝廷有錢了說不定要贖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