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皇上賞識,我一定竭盡全力為我大明服務,為皇上效勞。”朱顯波交代了學子們,又不忘找徐光啟,朝廷諸多小事他基本交給了李明德,隻有救災是自己親自抓,國防事務交給了李承宗,為了是盡快推行新政。
“記住,要不拘一格,隻要有才能,哪怕不認識字也沒關係,就像朕找你一樣。你給朕在各省各府找出幾十上百個來,不怕人多,朕一律按朝廷命官付俸祿。對了,書籍不夠可以來找朕,隨便那本,你用得著就拿去。”
“微臣明白。”
“還記得朕在九江跟說的那些話嗎,我大明的希望在海上,你的任務很艱巨啊,武器,艦船都要抓起來,當然第一步是發展農業科技。”
“皇上的教導,微臣永世難忘。”徐光啟確實忘不了,那個忘年交是那樣的神奇,天文地理,時事政治。。。
“農業科技方麵的事情可以發動群眾參與,畢竟實驗是需要田地做基礎的,而武器方麵的研究必須找一些信得過的人,研發進度對內對外都要保密。我們現在落後了,要出其不意才能製勝,等將來遙遙領先了再逐步放開不遲。如果有困難找王拓幫忙。”
就這樣秀才徐光啟,成了工部準侍郎,許多大臣議論紛紛,這徐光啟不知道是皇上什麽人,也有聽說是皇上做信王逃難時認識的。反正徐光啟現在是皇上的紅人了。朱顯波也不去管那些謠言,隻要有利於徐光啟的都可以。
朱顯波的想法卻不是這些重用親信啊之類,他想成立六部之外的一部,科技部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嘛。尤其是農耕技術,如果能大量提高畝產,那該能多養多少兵啊,還有武器製造技術,弓弩,火炮等,這時候小日本都用上洋槍了,我們大明的人士還將手槍當暗器。
再說就四把暗器能頂什麽用啊,盤踞台灣的荷蘭人不就是靠著自己有火槍嗎,NND,我大明一定要做世界第一科技強國,然後才是軍事強國。朱顯波明白落後就要挨打,尤其是軍事落後。當然要發展強大的軍事,必須有穩定的農業和超強大的經濟做基礎,因此科技領先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