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顯波給戚宏亮的的任務,在陸軍未登錄之前走到處遊蕩,到處看看。但是,這個遊蕩,絕對不是沒有目的的到處亂竄,白白的消耗食物和淡水。這個遊蕩,是有目的的。比如說,嚇唬嚇唬日本人。
大明軍和日本人交戰,最終的目的,就是要迫使日本人開放市場,將日本變成大明的殖民地,從而從日本得到大量的財源以支撐自己的五年規劃的實施。當然,要是日本“自願,“成為天朝的一個省或者四個省,那就更好了。
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切斷日本人和外界的關係,尤其是盤踞在,東南亞西方諸國同時壓迫日本人無條件接受虎賁軍的要求。目前日本的當權者,是德川幕府,明軍就要臣服這個德川幕府。顯然,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沒有強大的武力,那是絕對不行的。朱顯波打算水師傾巢出動,再派駐大量的步騎兵就是為了防止功虧一簣。
日本人同樣是欺軟怕硬的典範。在唐朝的時候,牛*逼哄哄的日本人,向朝鮮半島起進攻,結果在白江口,被唐軍水師給打得一敗塗地,幾乎全軍覆沒。日本人馬上就低下了腦袋,屁顛屁顛的派來了大量的遣唐使,向唐朝巴結來了。
再看後世的美國,把日本人給整的,那就更加不用說了。相反的,你要是在戰鬥中失利,日本人就要得寸進尺了。元朝的時候,因為討伐日本的大軍,遭受暴風雨,沒有辦法在日本登陸,結果,日本人馬上就囂張起來了。
於是,又不將中原王朝放在眼裏了。日本人敢再次進攻朝鮮,就是覺得明國沒有什麽可怕的。對於這樣的國家和民族,不是朱顯波不給他們的機會,而是給不得啊。
為什麽日本人從朝鮮撤退以後,還對明國不死心?不肯俯稱臣?原因很簡單,當時的明軍,隻是打敗了日軍,並沒有全殲。十多萬的日本軍隊,估計有半數都順利的撤回了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