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陸地上朱顯波一邊忽悠,一邊秘密調兵,往南邊的大張旗鼓,往朝鮮則趁著夜色前行。
戰鬥按計劃打響,在後來的匯報中,劉立洋像寫小說一樣向朝廷報告了整個作戰過程。
當李華梅的部隊進攻城市時,日本江戶將軍府還認為是簡單的海盜,匆忙調部隊應對,但也隻是小規模部隊應戰,畢竟海盜在這個時代太常見了,尤其是新近崛起的李華梅在東亞一帶名聲雖響,但政府俊還是不怕的。畢竟海盜船隻有限,戰力有限,隻求速勝,不能速勝必然撤退。
而當唐寧波帶領京師十萬陸軍以及從祖大壽處抽調的五萬雄獅到達美保關時,日本政府西線幾乎沒有防禦,幾乎不到一天時間就占領白鹿城和月山富城。於是天皇緊緊下令江戶將軍府支援,以阻止敵人攻入京城,而德川幕府也沒有猶豫,畢竟天皇和眾多朝廷大臣和老百姓聚集在那裏。想著大明會侵入,沒想到來這麽快,還是海路同時進攻。一方麵準備迎戰,另一方麵還要考慮好議和。
朱顯波早就給祖大壽密令,隻要是日本來信或者遣使議和就拖住,配合好地麵進攻。
而南路的艦隊雖然受到過盤查,但大明商船來往日本太頻繁,而江戶和大阪是商隊喜歡靠近的兩個城市,人口眾多,商業繁榮,因此大明艦隊佯裝成商船就堂而皇之的靠近三崎和岡本。就像兩個幽靈一樣,迅速的向城市炮樓等防禦工事發起了攻擊。
李華梅在得到了港口大部分物資後,就原地休整等待來援助的日軍,唐寧波在數日連下鳥取和出石城後也迎來了日本的救援部隊,為減少損失,按戰前計劃,部隊進城修築工事,準備固守以打援。而另一線,不到兩天功夫,兩個艦隊就會師江戶城下。
為了保衛江戶,德川幕府撤回了兩路的救援部隊,準備與大明軍隊一決雌雄。然而不等部隊回援,江戶城已岌岌可危。日本人知道火槍的厲害,自己也有火槍隊,雖然射程不及大明的,但數百門火炮一起轟城,真是聞所未聞。江戶城內一片火海。與此同時,祖大壽、唐寧波迅速利用空擋殺到大阪城下,席卷周圍幾個防禦重地,直逼京都。李華梅則索性上岸沿海岸一頓猛搶,收入估計比朱顯波承諾的合作工資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