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畫說中國·大秦王朝(看得見的中國曆史)

趙高與“沙丘政變”

趙高是秦始皇的宦官,秦始皇死後,趙高利用掌握皇帝印璽的特殊條件,說服李斯,施用詐術,擁立胡亥,搞了個宮廷政變,史稱“沙丘之變”。

《史記》沒有趙高的傳。趙高的事跡散在《秦始皇本紀》《李斯列傳》和《蒙恬列傳》裏。據說,趙高出身“諸趙疏遠屬”,沾點趙貴族的邊兒。他的父母都是秦國的罪人,一說是秦統一戰爭中滅趙時的俘虜。趙母在秦宮中生下趙高兄弟幾人,都是生而為奴,“世世卑賤”。後來秦始皇聽說趙高身強力壯,懂點“獄法”,提拔他做中車府令,是專管宮廷乘輿車與印信、墨書的宦官頭兒。秦始皇還命趙高教自己的小兒子胡亥學習法律,“使教胡亥決獄”。

樂府鍾(秦)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李斯、胡亥和“百官”隨行。出巡中少不了中車府令的事務。而且,後來趙高還“行符璽事”,即職掌傳達皇帝命令和調兵的憑證“符”和“璽”。事情不但多,且十分機要,趙高當然隨從出巡。

秦始皇這次出巡,第一站到了雲夢(今湖北江陵至蘄春間湖澤的泛稱),去過湖南南部的九嶷山(今藍山縣境)。然後順長江而下,到過今江蘇、浙江一些地方;轉過頭來,從今鎮江附近上船至長江口,沿海北上,到琅邪(今山東諸城東南),又到膠東半島東端的榮成山(今成山角)、之罘山等地,一路勞頓。接著,又沿海而行,到平原津(今山東平原附近)就病倒了。趙高奉命寫遺書,給受命監軍河套的秦始皇長子扶蘇:“與喪會鹹陽而葬。”

趙高曾犯法,蒙毅依法律判趙高死罪,後被始皇赦免,趙高因此與蒙氏家族有了仇怨。信已經加封,還沒送出,秦始皇就死在沙丘行宮(今河北廣宗附近)。丞相李斯顧慮政局動**,秘不發喪,照常行事,知道真情的隻有五六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