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畫說中國·大秦王朝(看得見的中國曆史)

項梁起兵

項梁是秦代下相(今江蘇宿遷)人。他的父親就是原楚國著名的大將、被王翦所打敗的項燕。項家在楚國世代為將,有著很久的尚武傳統。因戰功顯赫,被封於項(今河南沈丘),成為楚國的貴族。

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國被秦軍攻滅。項燕戰死。項家隨即成為秦朝政府的打擊對象。項梁萬不得已,帶著自己的侄子項羽逃到櫟陽(今陝西臨潼北)。這裏距秦都鹹陽很近,反而比較安全。可項梁在櫟陽出了事,被櫟陽縣官抓起來,關進了櫟陽獄,後被救出。但沒過多久,項梁又殺了人,因而不得不帶著項羽離開關中,逃到了幾千裏外的吳中(今江蘇南部)。當時,六國諸侯雖然被秦吞滅,但六國貴族的後代時刻都在尋找時機,準備恢複自己昔日的割據局麵,項梁也不例外。到達吳中後,項梁表麵上和吳中的士大夫階層處得非常好,暗中卻結交豪傑,利用給別人主辦徭役和喪事的機會,用兵法“部勒賓客及子弟”,還要項羽學習兵法。而“吳中賢士大夫皆出項梁下”,由此,項梁集結了一定的力量,為起兵反秦打下了基礎。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陳勝在大澤鄉起義,天下紛起響應。秦會稽郡守殷通見天下義軍蜂起,秦亡勢成必然,也想乘機撈點利益。他素知項梁之能,便把項梁找來商議,欲以項梁和另一個豪傑桓楚為將。但項梁有自己的打算。他向殷通謊稱,隻有他一個人知道當時逃亡在外的桓楚的下落,然後以商議軍情為名,讓項羽持劍闖入,殺了殷通,奪取了印綬。“乃召故所知豪吏”,告訴他們,自己要起兵反秦。“遂舉吳中兵,使人收下縣,得精兵8000人”。公開打起了起義的大旗,很快占領了吳中地區。

秦漢驛道

是年臘月,陳勝被章邯軍擊敗。廣陵(今江蘇揚州)人召平奉陳勝之命徇廣陵,未能下。聽說陳勝敗走,不知下落,秦軍很快就要打來,局勢嚴重。他當機立斷,渡江到吳中,“矯陳王命”,拜項梁與楚王上柱國,並令他“急引兵西擊秦”。項梁乃受命,以8個人渡江而西。一路上,他陸續收編了陳嬰、黥布和蒲將軍等人領導的幾支義軍。等到下邳(今江蘇睢寧北)時,兵力已達六七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