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分封完之後,就要各個諸侯王去自己的封地就國。劉邦雖然受到不公正的分封,不想去就國,但又迫於項羽的威力,暫時還無法與項羽對抗,別無其他出路,隻得去巴、蜀、漢中一帶就漢王的封位。他任命蕭何為丞相,帶著自己的部下和親信,從灞上出發,向漢中一帶進發。
劉邦這時有10萬大軍,項羽為了限製劉邦的力量,隻允許他帶3萬人馬。可是劉邦的親信和部下很多,他們都願意跟隨劉邦去漢中,還有一些楚國和各路諸侯中敬慕劉邦的人,也主動表示願意跟他去,所以跟隨劉邦去漢中就國的遠遠超過了項羽限定的3萬人。
由關中進入漢中、巴、蜀一帶,道路很難走,劉邦選擇了由杜縣(今陝西戶縣東)南下入蝕中(今陝西洵河上遊)越過秦嶺進入漢中平原的路。張良因為要隨韓王成去就國,所以不能跟隨劉邦到漢中。但張良對劉邦依依不舍,一直把劉邦送到褒中(今陝西城固一帶)。張良臨別時,劉邦送給了他很多珠寶,張良後來都轉送給了項伯。
到了褒中,劉邦一再請張良不要再遠送,張良隻得與劉邦告別。臨別前他向劉邦建議說:“你去漢中的路上,經過不少棧道,都是交通險要之處。你應把所過的棧道都燒絕,一方麵可以防止項羽或其他人的軍隊再進入漢中;另一方麵也可以示意項羽,你並無再返回來的打算,使項羽不再對你有所警惕。”劉邦接受了張良的意見,把所經過的棧道都燒毀了。消息傳到項羽那裏,他就開始放鬆了對劉邦的戒心,劉邦因而得以安心在漢中、巴、蜀一帶蓄積力量。
棧道是秦嶺山脈中一些險要的地方,人們難以通行,就旁鑿山崖,鋪以木頭板梁,人工修築成的通道。劉邦把這種棧道的木製板梁燒毀,就可以斷絕入漢中的通路。但是這些棧道也是人工修築的,劉邦後來在進入關中的時候,又把這些棧道修複了。所以燒絕棧道,隻是暫時迷惑項羽的緩兵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