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是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去南鄭就漢王位的,到八月他就做好了東進的準備,開始向關中進軍,破壞項羽分封所形成的政治格局了。
劉邦讓丞相蕭何留守巴蜀和漢中,經營後方,支援前線。他自己率大軍出故道(今陝西寶雞市南),暗度陳倉(今陝西寶雞市東),突然進入關中。陳倉是雍王章邯的地盤,他急忙率兵迎敵,被劉邦在陳倉擊敗。章邯退守好畸(今陝西乾縣),又被劉邦軍所敗,章邯再退守廢丘(令陝西興平縣)。
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遺址
劉邦沒有再以主力圍攻退守廢丘的章邯,而是隻派了一部分兵力加以牽製,使其困守廢丘,不讓其出兵幹擾劉邦的其他軍事行動,同時集中軍力消滅了章邯的其他力量,占領了鹹陽,全部控製了章邯的封地。這樣,章邯在廢丘就成了孤立無援的一個據點,無法再對劉邦形成威脅。
劉邦基本消滅了章邯的力量,解決了雍王的問題後,接著又迫使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投降,不到一個月就基本占領了關中,設置了隴西、北地、上郡、渭南(後改名京兆)、河上(後改名馮翊)、中地(後改名扶風)等六郡。從此劉邦就以關中這六郡為根據地,再加上原來的漢中、巴、蜀等地,與項羽展開了全麵的楚漢戰爭。
劉邦暗度陳倉、率兵東進後的軍事發展形勢,與韓信的估計完全一樣。項羽分封的關中三王,都得不到當地百姓的支持,互相又不能協調力量,聯合起來對付劉邦。劉邦暗度陳倉以後,首先集中力量對付三王中力量最強的章邯,連續將其擊敗,迫使他退守廢丘,然後再解決其他兩個比較弱的封王的問題。除了退守廢丘的章邯,一時未加以解決外,其他進軍關中的問題都解決得比較順利。僅用了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就突破了項羽設置的阻止劉邦進入關中的障礙。這不僅是項羽分封的時候沒有想到的,連劉邦也沒有預計到會這麽順利,但韓信事前卻估計到了,這正是韓信比他們高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