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皋之戰開始於漢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雙方以爭奪戰略主動權為目的,對滎陽、成皋展開反複爭奪,雙方形成對峙。
楚軍在項羽統率下,連續追殺漢軍至滎陽地區,項羽的大軍,逐漸向滎陽地區集中。雖然被韓信之援軍阻止,難以越過滎陽繼續西進,但卻控製著戰場的主動權,總的形勢對楚軍有利。
張良像
劉邦自彭城慘敗之後,各地諸侯又附楚叛漢,形勢大有急轉直下的趨勢。劉邦到達下邑,即向他的臣下問道:“我願意劃出函穀關以東的土地,封賜給能幫我打敗楚國的人,誰可以與我共同完成這一事業?”張良回答說:“九江王黥布,是楚國最勇健的將領,他現在又與項羽有隔閡。彭越在齊國的幫助下,又返回梁地活動,可急速派人去聯絡這兩個人。漢王的將領,隻有韓信可以擔任獨當一麵的重要任務。如果要讓出關東的話,讓給這三人,就可以攻破楚國。”劉邦又問:“誰能為我充當去九江的使臣,說服黥布發兵背楚?”謀士隨何說:“請派我去九江。”劉邦立即應允,並派20餘人,隨同隨何前往九江。隨何臨行前劉邦對他說:“你能說服九江王黥布,讓他發兵向楚軍進攻,項羽的軍隊必然要與黥布作戰,這樣能牽製項羽軍數月,我必定可以奪取天下。”劉邦在派人去說降黥布的同時,也派人去聯絡彭越。劉邦做了這樣的部署,就使項羽的腹心地區出現了難以預測的危機,使形勢朝著有利於己的方向轉化。
劉邦敗退滎陽,正在危急之時,韓信的援軍到達,於滎陽東南京、索地區,指揮中大夫灌嬰和原秦軍騎兵將領李必、駱甲率領的步騎兵聯合部隊,擊破了楚軍的追擊部隊。漢軍在阻止了楚軍的追擊部隊後,即組織力量構築甬道,北連黃河,搬運敖倉糧食,以供軍隊作戰的需要。劉邦對後勤供應方麵的部署,也對扭轉大局形勢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