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秦王的嬴政,橫掃六國,締造秦朝,結束春秋戰國“天下共主”名存實亡的局麵,是數百年群雄爭霸曆史的終結者。作為始皇帝的嬴政,摒棄王製,開創帝製,推行專製主義中央集權製度,更是2000餘年曆史的開創者。始皇確立皇帝製度,構建起龐大的封建政治金字塔,可謂“定一製而傳千古”。
● 皇權至上
秦代以前,商、周最高統治者均稱“王”。戰國時期,王室式微,群雄並起,稱“王”稱“帝”引為風尚。秦滅六國,秦王政以為不改名號,“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因此他在統一後下達的首道重要詔令就是命令群臣商議帝號,著手建立皇權。秉承其旨意,群臣集議後認為,他功過三皇,德比五帝,取號“泰皇”,秦王政則不以為然,他提出用“皇帝”的稱號。這是秦王政的第一個曆史性創造。此後,“皇帝”這一稱號為曆代最高封建統治者所沿用。
秦王政還規定了皇帝的專用稱謂,確立玉璽製度,廢除諡號,重拾五德終始舊說,確立並神化皇權。
為顯示皇帝的獨尊地位,秦王政采納李斯等人的建議,製定了一套製度。如皇帝的命為“製”,令為“詔”,自稱為“朕”,皇帝所用玉印稱“璽”,文字要避皇帝“諱名”,等等。而此前,“朕”及“璽”並非最高統治者所專用。此外,還規定了專門的冠服乘輿。這些繁瑣的儀式製度化,適應了封建統治者為加強對全國的統治而強調“尊君”的需要。
秦青玉蟠龍夔佩
自周代中葉開始實施的“諡法”製度有善惡褒貶之別。“子議父,臣議君”,有悖秦代加強專製集權需要。為此,秦王政下製書正式廢除諡法,自稱“始皇帝”,“後世以計數”,稱為“二世、三世”,幻想“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秦鎏金嵌料鷹形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