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畫說中國·大秦王朝(看得見的中國曆史)

項羽殺韓王成

韓王成曾協助劉邦的西征軍,他的丞相張良又跟隨劉邦進入關中。項羽分封時雖然仍封韓王成為韓王,但認為他是劉邦的人,就以他無戰功為名,不放他歸封地,而把他帶到彭城,先廢為侯,後來幹脆把他殺了。

項羽殺了韓王成後,聽到劉邦占領關中的消息,就封原來秦的吳縣(今江蘇蘇州市)令鄭昌為韓王,要他去占領韓地,以抗拒劉邦的東進。劉邦派韓的太尉韓信(與劉邦授大將的韓信不是一個人,後來被劉邦封為韓王,史書多稱韓王信),率兵擊鄭昌,鄭昌戰敗投降。因為韓王成已被項羽所殺,劉邦就立韓信為韓王。

張良與劉邦在褒中告別分手後,就隨韓王成到了彭城,他對項羽說:“劉邦去漢中就王時,燒絕了棧道,決心不再東還了。”又把他得到的齊國和趙國聯合反對項羽的書信送給項羽,對他說:“齊國和趙國想聯合起來消滅項羽。”劉邦占領關中後,他又對項羽說:“劉邦隻想如楚懷王約定的那樣,得到關中,他不會再東進了。”張良千方百計地想轉移項羽的注意力,讓他產生主要的對手是齊國而不是劉邦的錯覺,以減輕劉邦的壓力。

項羽是一個易於感情激動的人,他不認為這是張良的挑撥離間計,是在故意庇護劉邦,反而上了張良的當,果然認為齊國是自己的主要對手,集中力量先平息齊國的叛亂,因而為劉邦的發展爭取了時間。

張良沒有隨劉邦到南鄭,而隨項羽到了彭城,是為了忠於韓王成。韓王成被項羽殺害後,他認為自己沒有再留在彭城的必要,而且已受到項羽的猜疑,所以就逃出彭城,從小道偷偷跑回劉邦處,成為劉邦身邊的重要謀士,這時劉邦已全部占領了關中。

張良是劉邦的忠實支持者,這一點項羽在鴻門宴上應當已經看得很清楚。可是項羽隻認為韓王成是劉邦的人,不讓他回到封地,還把他殺了,卻輕信張良的一些話,上了他轉移目標的當。這說明到這個時候為止,他還沒有接受範增等人認為劉邦是他的主要競爭敵手的估計,因而一再在對待劉邦的問題上,做出錯誤的決策。沒有充分認識劉邦的野心和力量,這是項羽一再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