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統一六國
秦始皇,名嬴政。其父子楚為秦國太子安國君之子,早年被送入趙國作為人質。逃回秦國後不久即登上王位,是為秦莊襄王。在位僅三年,公元前247年,子楚死,13歲的嬴政即位。秦國大權操縱在丞相呂不韋手中。呂不韋是當時頗有政治才能的人物,他利用秦國傳統優勢,積極推進蠶食六國的統一活動,對秦國的發展曾做出貢獻。但呂不韋與太後及宦官嫪毐等相勾結,專權用事,引起秦王政的不滿。
公元前238年,22歲的嬴政舉行了加冕典禮,開始親臨朝政。他首先鎮壓了嫪毐的叛亂,次年,免除呂不韋的相國之職,令其遷蜀,後迫使其自殺。秦王嬴政掌握了國內的大權以後,就開始實施他的吞並六國、統一天下的雄偉戰略。公元前230年,嬴政派內史騰率兵攻打韓國,俘虜韓安王,滅亡了韓國。公元前228年,滅趙,公子嘉自立為代王。公元前225年滅魏。公元前224年,嬴政派六十萬秦軍伐楚,次年滅楚。公元前222年滅燕、代。五國相繼被滅,隻剩下一個孤零零的齊國。齊相國後勝,長期受賄於秦,既不備戰更不援助其他五國抗秦。齊王建昏庸,聽信於相國。公元前221年,秦軍一到,齊王拱手請降,被秦人放逐到共(今河南輝縣)的柏樹林中,活活餓死。齊國就這樣滅亡了,統一的秦王朝開始了。
秦國統一中國,其曆史貢獻是巨大的。首先,它結束了春秋以來天下混戰的局麵。戰爭對社會和人性的摧殘是難以言表的,而戰爭的結束,至少在觀念上可以給世人一種稍事喘息的感覺。其次,它繼周朝之後,使中國又一次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使大一統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其三,它也加速了各民族之間的融合與團結,使中華民族這一大家庭更加牢固。其四,為了維護統一,秦朝建立了許多新的政治和經濟製度,這些製度,大多為漢朝所繼承,並進而影響到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