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畫說中國·大清王朝(看得見的中國曆史)

中法戰爭

中法戰爭概況

侵占越南並以越南為基地,打開一條通向中國的道路,建立一個所謂“法蘭西東方帝國”,是近代曆史上法國資產階級政府的一貫政策。1873年,法國侵略者曾一度占領河內,並繼續北犯,企圖攻占北圻,受到越南軍民的堅決抵抗。駐紮在中越邊境上的廣西天地會餘部劉永福的黑旗軍,應越南政府的邀請,馳援河內,在紅河兩岸屢創法軍。12月21日大敗法軍於河內西郊羅池,擊斃法軍將領安鄴,殲敵數百。黑旗軍正準備攻河內城時,接越南政府來書,封劉永福為三宣副提督,並要求劉永福撤圍退兵。1874年越南阮氏王朝同法國簽訂了第二次《西貢條約》,法國取得了很多特權,把整個越南置於自己控製之下。

1882年,由李維業率領的法國侵略軍攻占了紅河一帶的越南領土,並沿紅河北上。在大兵壓境的關鍵時刻,劉永福陳兵懷德,和法軍針鋒相對,並應越南政府再次請求,率部三千攻打河內。1883年5月19日,雙方決戰於河內城西紙橋,法軍又一次大敗,李維業和法軍數百人被擊斃。劉永福升為三宣提督。黑旗軍的英勇抗法鬥爭粉碎了法軍吞並北圻、打通紅河、侵入中國雲南的陰謀。這年8月,法國茹費理內閣終於迫使越南阮氏王朝簽訂了《順化條約》,取得了對越南的“保護權”。

但法國侵略者卻步步進逼,要清政府承認越南為法國的保護國,要清政府消滅黑旗軍,要求給法國從越南任意進入中國雲南通商等權利。當這些苛刻條件遭到拒絕後,法國侵略軍便於1883年12月悍然向駐在越南的清軍發動進攻,中法戰爭爆發了。

馬尾海戰

1883年12月11日,法國侵略軍6000人,分路進攻駐守越南山西城的清軍。守城清軍因受“不準釁自我開”的命令束縛,坐失戰機,處於被動局麵。雲南巡撫唐炯指揮無能,作戰連遭失敗。黑旗軍與法軍血戰三天,斃敵數百,最後山西失陷。法軍接著攻北寧,陷太原,於1884年3月逼近中越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