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畫說中國·大元王朝(看得見的中國曆史)

忽必烈奪取汗位

1259年七月,蒙哥在合州釣魚城戰死後,以阿裏不哥為代表的守舊派和以忽必烈為代表的“漢法”派,都積極活動起來,準備奪取汗位。

阿裏不哥是拖雷的第七個兒子,蒙哥即汗位後,命阿裏不哥留守都城和林。阿裏不哥長期在蒙古本土,與外界接觸不多,特別對漢地的政治、經濟、文化了解甚少。後來,以他為中心,逐漸形成了一個墨守蒙古成規的保守集團,他們主張維持蒙古原來的統治方式,反對采用中原地區原有的封建統治方式。

忽必烈不僅為自己奪取政權奠定了政治基礎,而且還奠定了物質基礎。在他主持漠南漢地後,十分注意招撫流亡的人民,大搞屯田積糧,並采取整頓財政等措施。早在1252年,忽必烈就已在河南的唐、鄧等州實行屯田,後來又在陝西鳳翔等地屯田,這樣就使他掌握了大量軍糧。忽必烈又立鈔提舉司,印發紙鈔。這一係列措施的實施,使忽必烈完全控製了蒙古國的財政大權。

1256年二月,忽必烈命劉秉忠在桓州(今內蒙古正藍旗北)東北、灤河北岸的龍岡,營建宮室、房屋,三年後建成,稱開平府。在這裏聚集了忽必烈的一批重要謀士,成為忽必烈集團的根據地。

蒙哥死後,阿裏不哥和他的支持者立即采取奪位措施。他命令脫裏赤為斷事官,占據燕京,號令各方麵;又命令各地軍隊聽從調度,由阿蘭答兒糾集漠北各地軍隊,脫裏赤糾集漠南各地軍隊,形成對開平的包圍勢態。阿裏不哥企圖先發製人,迫使忽必烈就範。

忽必烈這時還在圍攻鄂州,蒙哥死訊傳來後,他召集諸將、諸謀士研究蒙哥死後的形勢和對付阿裏不哥的策略。這時郝經提出了如下建議:一麵遣軍去迎接蒙哥的靈車,接收大汗的寶璽,一麵趕快與南宋賈似道議和,簽訂密約,迅速撤軍,派輕騎兵趕到燕京,防止阿裏不哥的勢力南下。忽必烈采納了此計。1260年三月,忽必烈抵達開平,諸王合丹、阿隻吉等率西道諸王,塔察兒等率東道諸王,會集開平。他們都是忽必烈的支持者。忽必烈廢棄了貴族選汗的舊製,宣布即位,並定當年為中統元年,開始建元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