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幼時名為重八,又一名為興宗,字國瑞,出身濠州鍾離縣一個貧農家裏,自幼喪父母,因此入皇覺寺為僧。郭子興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打敗了在濠州的元軍,元軍撤離濠州時,將皇覺寺焚掠一空。至正十二年(1352年)閏三月,25歲的朱元璋走投無路,無以為生,於是來到濠州城,投奔到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中。因他在戰場上打仗機智勇敢,很快被提拔為親兵十夫長,留在郭子興身邊。郭子興為人“梟悍善鬥,而性悻直少容”。每在關鍵時刻,都讓朱元璋出謀劃策,故與郭子興“親信如左右手”。郭子興見他年青,有膽略,又有見地,也受到下邊戰士的擁護,屢立戰功,是一個有前途的人才,因此決定將養女馬氏嫁給他。
在進軍滁州(今安徽滁縣)途中,李善長來到軍中謁見。朱元璋問李善長:“如今四方戰亂,什麽時候才能太平呢?”李善長答:“秦末大亂時,漢高祖以布衣起兵,他為人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不亂殺人,五年而成帝業。”又說:“你是濠州人,離劉邦的家鄉沛縣不遠,隻要你認真學習這位老鄉的長處,天下是可以平定的。”朱元璋聽後,十分高興,決定把李善長留在自己身邊,為他出謀劃策。李善長的這一席話,對朱元璋的影響十分深遠,一直到建國以後的政治、經濟政策,大多數是學習漢高祖劉邦而運用於明代的。
朱元璋在至正十四年(1354年)攻占滁州,勢力逐漸壯大,並發展成了一支獨立的武裝力量。當郭子興等五帥失和之時,郭子興乘機從濠州發動進攻。至正十五年(1355年)正月,郭子興用朱元璋之計,派張天祐等進攻和州。郭此時命朱元璋統領其軍。朱元璋考慮到諸將的勢力與自己不相上下,為避免別人不服他,他就將軍命隱藏起來,約好第二天早上在廳中議事。當時入席以右為貴,諸將先入,皆踞右,朱元璋故意後至而就左,“朱比實事,剖決如流,眾人皆愕得說不出話來,不能由此稍微有些收斂。討論分工修城,(限)期三日”。朱元璋負責的工段三天就完成了,諸將都落後。這時說一句話才拿出軍命,南麵坐曰:“奉命總諸公兵,今甓城皆後期,如軍法何?”諸將此刻都非常驚慌,唯恐被辭退。三月,郭子興病死。劉福通占據安豐和潁州之後,派人把逃匿在碭山夾河的韓林兒及其母楊氏,迎到亳州(今安徽亳縣),擁立韓林兒為皇帝,號“小明王”,建國號為“大宋”,年號龍鳳,都亳州。立韓林兒之母楊氏為皇太後。杜遵道、盛文鬱為丞相,劉福通、羅文素為平章。大宋建立後,韓林兒任命郭子興之子郭天敘為都元帥,部將張天祐、朱元璋為右、左副元帥。不久,張天祐、郭天敘都戰死,朱元璋就成為大元帥,郭子興的舊部全歸他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