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壞習慣:糾正孩子學習壞習慣87法

習慣34.糾正孩子由不愛動腦的壞習慣

思考是學習知識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父母要從小訓練孩子思考的習慣,這樣才能使他們在學習中日有所得。

學習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不經過思考的學習,一種是經過自己思考的學習。我們可能有這種體驗,沒經過思考的東西,即使學了,也會很快忘得一幹二淨。學習理解了,加上自己思考後的東西記得最牢,往往會一生受用無窮。這就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之則殆”的道理。

李宗寶每次做家庭作業時都要媽媽幫忙,媽媽幾乎每次都說他:“你已經是四年級學生了,做作業時要先自己動腦去想,實在想不出再來問我。”可李宗寶總是纏著媽媽,在媽媽幫助下才能完成作業。對此,媽媽很無奈,不知該怎樣糾正兒子這個毛病。

而孩子們現行的學習方式,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裏,主要是第一種,也就是不經過自己思考的學習,原因當然有教育本身的問題,也有學生自己的問題。在孩子所接受的學習和教育中,有些知識根本不需要思考或者根本不容許孩子去思考,家長和老師們往往隻關注學生記住了多少內容,考了多少分,而不注意留心孩子是不是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會懶得去思考。如果這種傾向不能得到扭轉,那麽這一代孩子仍然是缺乏創造力的。

狄更斯說過:“進步乃是先取出盆中的嬰兒,然後再倒掉盆裏的水。”我們可以由讀書而搜集知識,但必須利用思考把糠和米分開。在信息社會的今天,當書本、報刊、廣播、電視、電腦上各種信息滾滾而來的時候,缺乏思考和判斷力的孩子們,怎樣取得“去偽存真、棄粗取精”的進步?這是每一位家長和老師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學會思考,是人的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能力,應當始終放在教育的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知識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