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潦草不僅是一個習慣的問題,同時還是一個心態問題。如果父母對此不及時加以糾正,孩子將來就可能形成做什麽事都不認真的不良習慣。
每次寫作文、交作業,老師總要批評王強的字跡太潦草,還因此扣了分,可王強感到自己已經很認真了,滿肚子委屈。
對於孩子的字跡潦草,王強的媽媽也很著急。
老師是這樣幫助王強分析的:“字跡潦草不潦草主要看別人能不能看清你的字,如果寫出來的字令人難以辨認,你就應該注意了。也許你主觀上是認真的,可能寫字的速度太快了,字跡就相對顯得比較潦草。”
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有些父母認為孩子不應該花太多的寶貴的時間練習機械的技巧,其中包括書寫。由於生活和社會的命運似乎不依賴於書寫,他們給書寫設定了一個更實用的標準——達到可辨認的程度。但有些孩子連這一點都做不到。
其實,手寫文字仍然是現代社會不可替代的交流工具,如果字跡潦草,令人難以辨認,勢必影響工作效率和交流效果,甚至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因此還是應該教孩子書寫工整。
孩子的字跡潦草,父母就要引導,使其愛寫字,寫工整,具體做法有以下幾點:
1.讓孩子喜歡寫字
孩子的字跡潦草,很大程度上在於孩子不喜歡寫字,孩子之所以不喜歡寫字,一部分是因為生理發育未達成熟,以致眼手協調不良。如有可能,不妨和孩子多玩“沙地寫字”、“海灘作畫”的遊戲,讓孩子在廣闊的沙地中,快樂地寫下他剛剛學會的“國”字或其他的什麽帶框框的字。這可比在筆記本上,一筆一畫地勾勒要有成效。因為孩子多半不喜歡字有框框,認為那樣框住了他們的寫字空間。等他們把那些字寫得有模有樣了,就培養了孩子對漢字框架結構的美感,克服了他們對漢字框架限製書寫的厭惡感,漸漸地,孩子就喜歡上寫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