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應了那句話:被賣了,還替人家數錢。清政府為報答俄國幹涉還遼,派李鴻章赴俄答謝,簽訂《中俄密約》,讓人家暗坑了一筆。
國弱難逃被欺、被耍、被騙的命運。俄國拿到了東北鐵路修築權之後,另一個因參與還遼而以“功臣”自居的德國也跟著伸手了。德國人同清政府簽訂了《漢口租界合同》、《天津租界合同》,在漢口和天津劃定了租界地,還不過癮,又琢磨占據中國的港口。
1895年底,德國外交大臣布諾向大清國駐德公使許景澄提出租借海港。許公使哪敢擅自做主答應,便婉言推辭了。德國政府不甘心,轉年命令駐華公使海靖向大清總理衙門明確要求租賃膠州做儲煤站。總理衙門恐怕別的國家也照這種樣子要地盤,溫和地拒絕了。
德國見軟的行不通,準備動武。為此,德皇威廉二世親自跑到俄國彼得霍夫跟尼古拉二世商量。二位把中國土地當做自家東西似的進行一番交易,隨後德國人等著機會下手。
1897年,山東曹州府巨野縣發生騷亂,說不清是土匪打家劫舍亂殺人,還是當年民眾不滿教士的欺壓,襲擊了巨野磨盤張莊的天主教堂,殺死了兩名德國傳教士。接著,騷亂逐漸擴大,附近州縣掀起反洋教的浪潮,焚燒教堂,毆打傳教士。消息傳到德國,德皇威廉二世看到機會來了,當即下令德國軍艦開往膠州,占領該處鄉村,揚言將采取嚴重的報複手段。
駐紮在上海吳淞口的德國艦隊在海軍少將齊德黎的率領下,開足馬力朝膠州灣氣勢洶洶地撲過來;另外德皇命令他的弟弟亨利親王為遠東艦隊司令,率一支艦隊向中國進發,大有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氣勢。
齊德黎帶著三艘戰船於11月13日先期到達膠州灣,次日在青島登陸。他們向清軍守將章高元發岀勸降書,要他四十八小時之內獻出膠州灣炮台。據說章軍官光忙著搓麻將,沒有及時打開對方的勸降信,等他玩美了再看信,膠州城裏已出現德國兵的影子。這位章老兄逞一時之勇,親自登上德國兵艦,跟人家談判講理,不幸被不講理的德國人扣留了。數百名德軍分成六個戰鬥分隊登陸,未曾遭到任何抵抗。結果清朝的旗幟被扯了下來,升起了德國的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