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換個角度,換份心情

第十章 順其自然,不必顧慮重重

思前想後、顧慮重重,那是暮年之兆,人生就該高興笑就笑一下,要哭就哭一場,何必想太多?詩人惠特曼這樣說:“讓我們學著像樹木一樣順其自然,麵對黑夜、風暴、饑餓、意外等挫折。”這不是逆來順受,也不是不思進取,這是應對苦難人生的一種智慧,一種讓心靈得到放鬆的智慧。

誰也不知道我們下一刻的樣子

順其自然是最好的活法,不抱怨、不歎息、不墮落,勝不驕、敗不餒,隻管奮力前行,隻管走屬於自己的路。

《淮南子》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住在長城邊的老翁養了一群馬,一天,其中一匹馬忽然不見了,家人們都非常難過,鄰居們也都趕來安慰他,而他卻無一點悲傷的情緒,反而對家人及鄰居們說:“你們怎麽知道這不是件好事呢?”眾人驚愕之餘都認為是老人因失馬而傷心過度,在說胡話,便一笑了之。

可事隔不久,當大家漸漸淡忘了這件事時,老翁家丟失的那匹馬竟然又自己回來了,而且還帶回來了一匹漂亮的馬,家人喜不自禁,鄰居們驚奇之餘亦很羨慕,都紛紛前來道賀。而老翁卻無半點高興之意,反而憂心忡忡地對眾人說:“唉,誰知道這會不會是件壞事呢?”大家聽了都笑了起來,都以為是把老頭給樂瘋了。

果然不出老頭所料,事過不久,老翁的兒子便在騎那匹馬的時候摔斷了腿。家人們都挺難過,鄰居也前來看望,唯有老翁顯得不以為然,而且還似乎有點得意之色,眾人很是不解,問他何故,老翁卻笑著答道:“這又怎麽知道不是件好事呢?”眾人不知他此話何意。

事過不久,戰爭爆發,所有的青壯年都被強行征集入伍,而戰爭相當殘酷,前去當兵的鄉親,十有八九都在戰爭中送了命,而老翁的兒子卻因為腿跛而未被征用,他也因此幸免於難,故而能與家人相依為命,平安地生活在一起。

下一頁